霧霾治理緣何這么難?
短時間內減少進京黃標車難度較大 壓減散煤需進一步落實并協同治理燃煤
去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2%。這一數值與國家標準35微克/立方米相比,仍超標1.3倍,成為本市大氣污染治理的突出問題。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還要通過15年的努力,直到2030年左右,本市PM2.5年均濃度才有望達標。環保專家認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本市需要再減排80%左右。那么,霧霾治理為何這么難?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市環保局、市環保監測中心及環保專家,對相關問題進行梳理解答。
疑問一
機動車排放治理難度有多大?
北京市全年PM2.5來源中,排除區域傳輸的因素,本地污染源中機動車的“貢獻”最大,占比為31.1%左右。近年來,本市多措并舉控制機動車排放,去年淘汰老舊機動車達38萬輛左右,三年累計淘汰已超百萬輛。
在各種類型的機動車中,重型柴油車已成北京市機動車排放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污染的主要來源。截至2015年6月,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為554.9萬輛,其中重型柴油車約22萬輛,雖只占機動車保有量的4%,但其排放的氮氧化物、顆粒物卻分別占機動車排放總量的50%、90%以上。
另外,外地進京大貨車超標現象時有發生,這也成為本市空氣治理的重點、難點之一。市環保局機動車處處長李昆生介紹,現在每天約有2至3萬輛外地進京大貨,超標現象嚴重。按規定,進京大貨車必須達到國三排放標準。市環保局曾組織專家對135輛進京重型柴油車進行抽查,結果85%以上都是國二標準以下的黃標車。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夜間污染物排放會出現相對高峰,除了夜間濕度較大,很大程度上跟夜間大貨車進城行駛有關。
然而,這些進京送貨車輛大多承擔著北京基本生產生活所需物資的運輸。北京雖然已經發布黃標車禁行和其他車輛的有關限行通告,但在短期內減少此類車輛的數量難度較大。
環保專家彭應登認為,如果抓好了機動車綜合治理措施(包括淘汰國一和國二小客車等),顯著效果應該在2020年之前顯現。
疑問二
散煤和劣質煤問題有多嚴重?
北京核心區已基本實現無煤化,城六區無燃煤鍋爐。但是,在城六區以外,遠郊區仍在使用燃煤。市環保局曾給出一組數據顯示,在北京現有的1200萬噸燃煤總量中,散煤數量有300萬至400萬噸,這其中包含不少劣質煤。
根據最新的北京農村散煤排放量顯示,這300萬至400萬噸散煤,排放的PM2.5占全市的15%,氮氧化物占全市的9.4%,而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市的37.4%。二氧化硫占比高,意味著對空氣質量的影響更大。
專家認為,治理郊區散煤、劣質煤,只能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種清潔能源替代方式,例如太陽能、壓縮天然氣、地熱和電能,切忌一刀切。壓減郊區散煤如果落實到位,對北京空氣改善效果應該在10%左右。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北京減排措施將聚焦“三大戰役”,其中之一就是“改農村散煤”,將加大農村優質煤替換力度,加強對銷售劣質煤的打擊力度。
疑問三
京津冀協同治污的進展如何?
北京治污無法獨善其身。近年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污染日益呈現出區域性的特征。據北京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北京發生的重污染一般分為三類,分別為傳輸型污染、積累型污染、特殊型污染。其中,傳輸型污染就是以外來輸送為主導的。
在北京的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占比約28%至36%。而在遭遇傳輸型的重污染時,區域傳輸的比例更是超過50%。
秋冬季空氣重污染,北京本地主要污染源是燃煤和機動車。以燃煤治理為例,僅靠北京是不夠的,需要鄰近的河北等地區統一協同治理燃煤。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燃煤總量約為3億噸。但是燃煤協同治理的難度極大,主要因為河北高耗能與高污染的產業結構,以及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這在短時間內都很難調整優化到位。環保專家預計,河北基本優化調整到位至少需要10年以上。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充分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北京和周邊省(區、市)、中央有關部門加強協作,區域協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
其中,北京與河北省保定、廊坊兩市結對,支持大氣污染治理資金4.6億元,用于燃煤鍋爐脫硫脫硝除塵深度治理。
另外,通過區域聯防聯控,共同保障了重大活動期間空氣質量,呈現了“閱兵藍”。下一步,京津冀還將在空氣重污染區域共同會商、統一應急響應等方面取得進展。
?
?
相關鏈接:
遇霧霾航班都取消 俄羅斯的飛機照樣降落·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