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播庭審成為網友們圍觀熱議的一大事件。法院公開審理“快播”公司涉黃案件發展至今,網友們可謂口徑一致,齊刷刷為快播喊冤,“快播無罪,技術無罪”。他們相信辯護律師的說法,把“技術無罪”盡量套用到快播庭審案件中來,企圖拯救快播。然而,法律是嚴謹而客觀的。
案件的審判或許已無太多懸念,然而審判之后呢,網絡世界中沒有了快播,淫穢色情的傳播就能終止?答案已在你我心中,這才是最令人擔憂的。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稍不注意就容易“擦槍走火”,以至于在處理很多網絡犯罪案件時,我們容易困惑,如若把一切歸罪于技術,人類社會還如何發展?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國家層面,在制定網絡安全與網絡傳播內容的案法條例時,不應當只是打擊淫穢色情的傳播,還要正當的傳播性知識,性教育,不要把性作為一種遮遮掩掩的“丑物”,引導社會人群對性知識的正確認識。
技術層面,設置自動攔截敏感詞,帶有淫穢色情的詞語嚴禁出現在網頁上。打擊淫穢色情廣告,建立“綠色網頁”,讓網民“陽光”上網,減少網絡犯罪。
文明上網,人人有責。這需要每一位網民的自覺遵守,遵守網絡秩序,增強網絡道德意識,知榮辱、辯是非、施美德,堅持文明上網,自覺抵制任何形式的虛假、低俗信息,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凈化網絡環境,營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園,建設一個和諧文明的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