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供給側改革提升經濟發展活力?筵本報記者霍文琦張帆2016年是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學者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十三五”時期、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內,將處于突出位置,這一改革過程將為中國未來經濟的行穩致遠和健康活力發揮重要作用?!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推進供給側改革是具體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舉措,供給側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是一脈相承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從供給角度實施結構優化、增加有效供給中長期視野的宏觀調控。“國有企業改革、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財稅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養老制度改革和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等,是當前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2016年是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如何立足實情和發展實踐,更好地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實現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當下各界關注、討論的焦點。學界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外延給予了高度關注。學者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十三五”時期、甚至是更長的時間內,將處于突出位置,這一改革過程將為中國未來經濟的行穩致遠和健康活力發揮重要作用。
與全面深化改革一脈相承
“我們通過供給側改革找到新的發展模式,提高全要素生產力,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推進供給側改革是具體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舉措,供給側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是一脈相承的。他認為,通過供給側改革,可以提高企業和產業的競爭力,從而擴大市場占有率。“如果不能盡快優化供給管理,國內擴大的內需也會被國外更有競爭力的跨國公司所占領。”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但穩中求進的基調不變?!敝袊鐣茖W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湯鐸鐸認為,中國經濟改革的主流視角正在從“需求分析”轉向“供給分析”。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這次中央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一個概念凝練出來,體現了國家對經濟的重視,以及對經濟改革的決心。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俊江認為,供給側改革是我國經濟調整政策進步的一個表現。目前投資和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已經觸底,未來再延續需求管理收益不高。而供給側改革可以糾正之前的資源錯配,增加社會有效供給。從“需求側”轉為“供給側”,這個轉變是我們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一個長期戰略。只有通過提高有效供給,才能增加有效需求,從而提高經濟活力。
?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 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