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安全形勢出現許多新特點和新變化,國際安全之內涵與外延擴展,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顯現
2016年伊始,首先有必要界定國際安全形勢發展的歷史坐標。從縱向和橫向兩方面審視,國際格局自新世紀開啟一直經歷十分復雜深刻的調整。世界形勢的主流依然是和平、發展與合作,沖突和動蕩多現于區域。國際安全形勢出現許多新特點和新變化,國際安全之內涵與外延擴展,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顯現。中國變量在國際安全格局中的影響和作用不斷增大。
國際政治關系合作與矛盾并存,大國關系將持續合作與博弈。新的一年中,“冷戰”思維不時對國際安全產生負面影響,聯合國維護和平與安全任重道遠。傳統安全挑戰與威脅依存,且通過新的投棋布子還有一定強化。非傳統安全問題凸顯。2015年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伊斯蘭國”實施制裁和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兩項決議。但如何“標本兼治”恐怖主義,難題未解。在社會信息化背景下,網絡安全在新的一年將持續受到高度關注。還有諸如金融風險、核擴散、氣候變化、疾病防治、糧食安全、跨國犯罪、災害治理等全球性問題,亦須國際社會通力合作實施全球治理。
在國際區域熱點問題層面,中東、亞太、歐洲三大地緣政治板塊新舊矛盾交織,一些舉世關注的事件似為偶發,但從深層次看,又應了“蓄之既久,其發必速”之古訓。中東亂局險象環生,秩序重建舉步維艱。新的一年,雖然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進程已起步,但圍繞巴沙爾政權去留問題各持己見。各方“打恐”雖大旗高擎,但背后心思各有不同。沙特伊朗斷交等事件的突發及演進,更使中東問題前景愈加撲朔迷離。此外,也門戰亂和巴以矛盾亦非一日之寒,不排除大國政治力量繼續就此深度博弈。
在亞太,新年伊始朝鮮再次核試震驚世界,余波持續。美國仍在加緊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對其他強國崛起可能挑戰其地位之焦慮感上升。美日等同盟強化,地區安全不穩定因素非減反增。日本政治右傾化,新安保法將正式生效。美國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達成協議,今年各相關國家審批進程值得關注。美國插手南海問題,加之選舉年美國國內政治對外交之掣肘等因素,相關問題可能再次被炒作。
在歐洲,美歐加緊“聯手”,強化北約并對俄羅斯形成戰略擠壓。但美歐并非鐵板一塊,法俄在敘利亞問題上就與美國步調不一。烏克蘭危機引發冷戰以來美歐與俄最為激烈的地緣政治較量,并將持續沖擊區域安全格局乃至大國關系。彌合矛盾絕非易事,但各方似均不愿徹底攤牌。新明斯克協議執行各方步履沉重,“諾曼底四國”領導人將協議有效期再延一年。歐洲近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債務危機使其經濟大傷元氣;難民蜂擁而至使其遭受二戰以來最大難民危機;恐怖襲擊接踵而來,沖擊歐洲社會安全和人們的心理防線。
經濟安全方面,相互依存與競爭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雙刃劍”效用時而凸顯,“一體化”與“碎片化”交織共生。后金融危機持續顯現,經濟下行壓力依存。2016年,世界范圍的經濟復蘇動力仍顯不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年增長率為3.6%;世界銀行將從前預計的3.3%下調至僅2.9%。美聯儲已加息,導致新興市場經濟體大量資金撤出。全球需求、大宗商品行情和原油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美聯儲官員預期美元利率還會“徐緩上調”。此舉有何后發效應,將是新年又一關注點。
中國是維護和平穩定與發展的積極因素。中國外交將“合作共贏”理念落實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生態等各方面,積極穩妥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致力于推動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國際安全。新一年,隨著“一帶一路”推進、亞投行運營、杭州G20峰會和人民幣“入籃”,中國在全球經濟安全和全球治理問題上將發揮新的引領作用。展望新年雄關漫道,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將櫛風沐雨、砥礪前行。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
?
相關鏈接:
國際油價“跳水” 各產油大國展開“混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