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何時休?(林雁翎)
1月16日開始,一段海南臨高15歲少女遭多人扇耳光、腳踹、扒光外衣的視頻被網上大量轉發,引發公眾關注,很多網友對受害人表示同情的同時,更是對打人者的行為表示憤怒和譴責。17日中午,臨高警方在通報此案時介紹,視頻事件毆打少女的4名嫌疑人已經全部到案,均為未成年人。(1月17日 海口網《警方通報臨高少女遭群毆扒衣案 4名嫌疑人被抓獲》)
近年來,校園暴力在網上頻頻曝光:重慶女生太邋遢被5同學圍毆打成十級傷殘;江西永新女生遭圍毆,1人被刑拘;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齡人扒衣拍裸照;福建南安兩初中女生暴力3分鐘,小學女生被扇25巴掌……校園暴力頻發不禁引起我們深思,現在孩子到底怎么了?因為小矛盾而引起暴力行為,這不禁讓我們后怕。校園暴力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傷害。扼殺校園暴力頻發的不良風氣,給未成年人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筆者認為這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的配合。
家庭方面,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未成年人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家庭給未成年人影響最大,“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要盡到自己的責任,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導,更要以身作則,用正確的行為給孩子樹立健康向上的好榜樣。同時還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當孩子有一些心理問題的時候可以及時疏導。
學校方面,要加強培養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教育,施暴的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不了解其中的嚴重性,要培養他們的法律意識。同時要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和未成年人進行良好溝通,及時幫助未成年人化解各種不良情緒。
社會方面,有關部門應該控制暴力文化的傳播,嚴厲審查,加強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暴力文化,媒體方面增加正能量的“出鏡率”,讓未成年人在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中成長。相關部門要積極進行普法宣傳,讓未成年人知法守法。
校園暴力頻發為我們敲一記警鐘,希望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配合下,讓未成年人學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讓校園暴力真正的休止,讓未成年人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