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得到伊朗積極回應。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兩站,中國和伊朗都對振興這一和平之路、友誼之路、合作之路寄予很高期望。當前,中國正在制定和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伊朗也即將推進經濟發展第六個五年計劃,雙方發展戰略契合,合作潛力巨大。
我認為,中伊在“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合作可以集中在以下方面。
——增強政治互信,筑牢合作之基。“信則立,不信則廢。”人與人、國與國的交往概莫能外。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2000多年交往中積累了信任,深化了友誼,促進了合作。建交45年來,中伊兩國克服困難和阻力,傳統友誼歷久彌堅,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今天,我們更要堅持上述精神,加強政策溝通,照顧彼此關切,凝聚更多共識,為合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我們將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密切政黨、立法機構、地方等方面交往,深化雙方在上海合作組織、亞信、聯合國等多邊框架內合作,不斷增進政治互信,豐富戰略關系內涵。
——堅持互利共贏,共享繁榮發展。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得到歷史性發展,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中國在資金、技術、裝備等方面已經形成較大優勢。伊朗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市場潛力大,處于推進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關鍵階段。中伊資源稟賦和合作優勢互補性強。隨著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的達成和執行,中伊關系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中方將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加強中伊發展戰略對接,深化互利合作,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更多惠及民眾,實現共同繁榮。
——促進互聯互通,擴大務實合作。互聯互通是貫穿“一帶一路”的血脈。實現互聯互通,要以亞洲國家為重點方向,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突破口。中方在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冶金、建材等領域優勢明顯、競爭力強,并于2014年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以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關合作項目。伊朗位于亞洲東西交通要沖,區位優勢明顯。中方愿同伊方在公路、鐵路、海路、網路領域深化合作,推進亞洲東西通道建設,并以此帶動沿線國家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降低人員、商品、資金跨境流動成本,鞏固擴大能源資源和產業合作。
——秉持開放包容,鼓勵文明交流。中國人說:“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波斯諺語說:“人心之間,有路相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間,應該堅持交流互鑒、和諧共存。中伊文化各有所長。中伊人民在長期友好交往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我們要加強文化、教育、新聞、出版、旅游等領域交流,鼓勵青年和學生交往,讓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讓兩國人民心與心相通、手和手相連。
丹葩結秀,華實并麗。石榴早已從伊朗到中國落戶,又因果實累累在中國被賦予新的寓意,象征興旺繁榮。它見證了中伊兩國人民沿著絲綢之路開展友好交往的歷史,預示著兩國合作還將收獲更多碩果。
北京和德黑蘭相距萬里,但再遠的距離也不能阻擋中伊相互走近、增進合作,不能阻擋兩國人民友好交往、深化友誼。我們愿同伊方攜手努力,傳承絲綢之路精神,共創中伊關系美好明天。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出訪沙特、埃及、伊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