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回音壁
2016年海南兩會即將開幕,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精心準備好了一份份令人耳目一新的建議和提案。而在2015年政協海南省第六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期間,委員們也提交了不少有關民生的提案,對于這些提案,有關廳局是否已經做出回復?相關職能部門辦理情況又如何呢?本報今日推出“兩會回音壁”欄目,對省政協委員去年提交的提案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辦理情況進行跟蹤報道。
應急醫療
委員建議:增加投入建設應急醫療救援體系
省政協委員韓克勝去年遞交提案,建議加強應急醫療救援體系建設。
據調查,我省存在應急醫療醫務人才缺乏、應急醫療設備短缺、急救力量分散致協調難、應急醫療救援長期投入嚴重不足等問題。出現重大事故或災害救援時,我省各市縣還是按照傳統的做法,臨時抽調專家組織應急醫療救援隊伍參加急救工作,沒有急救專業隊伍。
韓克勝建議加大政府對應急醫療人才、設備經費的投入與支持,組建各級應急醫療救援機動隊伍。建議省衛生計生委積極牽頭組建規模適度,人才配比合理,專業素質高的各級應急醫療救援機動隊,人員由臨床救護、流行病學、特種醫學、實驗室檢測、消殺滅等方面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不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確保衛生應急救援隊伍的穩定性,保障受災區域消毒和醫療救助兩不誤。建立應急醫療救援長效機制。
部門答復:長遠規劃提高醫療救援能力
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于去年7月答復稱,2014年,針對鄉鎮衛生院院前急救能力建設項目,省和市縣財政共安排2352萬元為49個鄉鎮衛生院配備了救護車。而今正在按“十三五”衛生計生事業發展規劃逐步更新部分老舊的救護車,增配涉水救護車。正在規劃建立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庫,儲備物資包括防護用品、醫療器材、急救設備、后勤保障裝備、消殺藥品、搶救藥品等。同時加強信息化建設,完善全省指揮平臺和建立災后衛生應急通訊指揮系統,配備必要裝備。一是正在開展基層衛生應急能力調查,為制定全省衛生應急“十三五”規劃,提供科學依據。二是利用中央項目經費開展人員培訓。三是在擬定人員培訓項目。
目前,省級衛生應急醫療救治隊伍由省人民醫院等四家省級三甲醫院有關領導和專家組成,共有47人;全省18個市縣每市縣均有一支市縣級衛生應急醫療救治隊伍。下一步工作中,將著眼長遠規劃,加強制度建設,推進市縣衛生應急標準化建設,提高醫療救援能力。
城市治堵
委員建議:合理設置城區主干道交通信號聯動
省政協委員張力去年遞交提案稱,為了擴展路口的通行功能,提升路口的通行能力,進一步緩解交通高峰時期的道路交通壓力,建議以海口濱海大道或龍昆路作為主干道交通信號聯動的試點線路,合理設置信號聯動,以實現在其主干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能夠連續通過3個或以上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即正常行駛的機動車通過該路口時,其信號燈由于聯動的設置將自動轉為綠燈,以減少路口尤其是大流量路口之間滯留的車輛,降低路口形成的交通擁堵壓力。在大流量路口合理設置左轉彎待轉區,提升左轉通行能力。在交通高峰流量大、道路條件較好的路口,工作日的早上7:30-9:00,下午17:00-19:00的兩個早晚交通高峰時段,試行“直行待行區”通行模式(國內成都市已在試行,其通行能力每小時可多通過車輛600多臺)。
部門答復:將在符合條件的路口試行直行待行區
海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結合張力委員的提案,于去年7月逐條給予答復:關于“以主干道作為交通信號聯動的試點線路,合理設置信號聯動,以實現機動車能夠連續通過3個或以上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海口市正在全市主干道開展流量采集分析工作,后續將結合流量采集系統所采集的路口基礎流量數據和路口、路段的實際情況,在滿足條件的路口、路段試行區域協調、線協調等多種信號控制模式。關于“在大流量路口合理設置左轉彎待轉區,提升左轉通行能力”,海口市已在國興大道與大英西三路交叉口設置左轉待轉區,但左轉彎待轉區的設置需結合路口的實際流量、流向、渠化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后續將綜合考慮在滿足條件的路口合理設置左轉彎待轉區。關于“試行直行待行區通行模式”,海口市將借鑒國內先進城市的交通管理經驗,結合海口實際情況,在符合條件的路口試行直行待行區。
教育改革
委員建議:中考免試節省學生時間
省政協委員林強去年遞交提案,建議將基礎教育學制從“六三三”改為“五二二”,即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各階段之間相互銜接、整合,實現小初高的教育一體化。這不僅提升了教育的效率,亦減輕了財政負擔和家庭負擔,同時解決了因學制過長導致的學生厭學、輟學等問題。“長期以來,初三學生為了考高中,用一年時間復習;高三學生為了考大學,再用一年時間復習。6年時間,兩年單純為了考試,浪費了學習更多知識和技能的時間。”林強認為,這種改變為學生節省的這些時間,或是進行廣泛而深入的閱讀,或是進行體育與藝術的培養,涵養學生的文化底蘊和氣質,這將使得他們未來的人生更加完整。
林強建議采取中考免試制度,即初中生不用參加“初升高”的選拔性考試,而是直升本校高中或附近一體化合作高中。這樣不僅保證了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在統一與有效運轉,亦有效地降低了中學的輟學率問題。此外,還需要完善多元化的制度設計。“五二二”學制學生畢業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發展方向。有的可以選擇對接四年制大學本科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有的可以選擇就業意向明確的高等職業學校。
部門答復:海師附中已啟動探索試驗
省教育廳于去年6月答復,基礎教育學制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教育制度。變更學制不僅僅是在學習年限上進行調整,更是涉及教材和課程體系、考試和評價體系等一系列突破當前基本教育制度頂層設計的綜合改革,其決策權在國家和教育部層面。林強委員在提案中提出的當前教育事業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與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改革學制能否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與困境,或者說這些問題與困境的出現是否與現行學制存在必然的因果聯系,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還需要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和充分的調研論證。
我省在教育部的指導下,一直在積極探索并努力實施解決當前基礎教育發展問題與困境的各項改革措施。前一階段,海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啟動了相關的探索試驗,教育廳也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與支持,希望該校以開展“初高中一體化”培養模式實驗班為契機,大膽實踐、積極創新,待試驗取得階段性進展后,及時總結經驗,為我省啟動相關改革提供可資借鑒的實踐范例。
旅游開發
委員建議:為海南旅游注入“海南元素”
省政協委員吳亞瑛去年遞交提案提出,海南在旅游資源開發方面存在以下問題:資源優質,但包裝不夠;投入很高,但收費很低;景點很多,但缺少品牌等也是不爭的事實。比如90%的旅行社賣相同的產品,主要是推東線濱海觀光游和三亞游,產品單一、薄弱、老化,使得不少旅行社壓價傾銷、零負團費等現象屢見不鮮;不少海岸線到處可見新建的樓盤、酒店和高爾夫球場…與美麗而獨特的海岸風景顯得不協調,甚至格格不入。
為更加合理、科學地開發海南旅游資源,建議把海南旅游產品的建設和形象包裝有機地組合起來,把游艇、陽光海灘、高爾夫等單項的旅游產品,開發成線路產品將它們有機包裝,形成豐富的、多樣化、差異化、獨具魅力的旅游套餐組合。要增強品牌意識,既要考慮時代元素,更要注重文化傳承,更多地注入“海南元素”,突出展示海南民風民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品牌樹立,提升旅游項目的文化內涵和服務,提高價值和品牌影響力。政府要嚴格監管、科學規劃、引導市場對旅游資源的開發,要提倡合理適應、科學規劃,要把對生態的保護和合理開發結合起來,防止重復建設,限制高爾夫球場等占地多、投資大項目過多投資,促使海南寶貴的旅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凸顯價值。
部門答復:已初步形成新業態旅游產品體系
省旅游委于去年6月答復稱,根據我省旅游資源特色,近年來省旅游委大力推動旅游規劃編制,編制了《海南省溫泉旅游規劃》、《海南省鄉村旅游規劃》、《海南省森林旅游規劃》等一系列專項規劃,并積極推動規劃落地,按照規劃科學地開發我省旅游資源。近年來,我省旅游產業投資逐年加大,房車、高爾夫等中高端旅游新業態蓬勃發展。省旅游委通過國家和省級各類展會平臺、互聯網平臺、傳統媒體平臺等大力推廣海南旅游形象,將海南特色旅游產品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大力推廣,近年來宣傳推廣效果逐步顯現,海南旅游低端化的形象逐漸改變。
為打造特色旅游產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大力推動旅游景區建設。目前我省共有A級旅游景區53家,還有多家景區正在開展A級旅游景區創建及提升工程。我省旅游景區產品的打造逐步重視文化主題與海南元素,品牌形象和價值逐漸提升,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逐步完善,接待游客量逐漸攀升。二是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了134個鄉村旅游點,保亭和瓊海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龍泉鄉園等10家鄉村旅游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三是推動旅游新業態發展。近年來我省森林旅游、海洋旅游、郵輪游艇、低空飛行等新業態旅游蓬勃發展,初步形成了新業態旅游產品體系,為廣大游客提供了更具個性化、特色化和高端化的旅游產品選擇。
?
?
?
相關鏈接:
海南兩會代表委員關注交通不文明行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