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評論>
    有選擇權就不會嚇跑城里姑娘
    有選擇權就不會嚇跑城里姑娘
    來源: 紅網 作者:余人月 時間:2016-02-17 09:58

      一頓鄉下的年夜飯嚇跑城里的姑娘,雖然此事尚有疑點,卻不妨礙成為春節網上熱議的話題。(2月13日《人民日報》)
      
      據網上帖文,一位上海女孩隨男朋友到江西農村老家過年,吐槽年夜飯是從沒見過的難吃,當即決定逃離。帖子發出,有人認為她沒教養,不顧起碼的作客之道,傷害了男友一家,也有不少支持她的,勸她不要為了愛情委屈自己,還有為農村的落后而嘆息,呼吁改善農村經濟條件以留住城里女孩。
      
      鳳凰男,城鄉差別,嫌貧愛富,這些標簽足夠擊中一些人敏感的心,讓帖文紅火起來。《我是怎樣帶農村媳婦回家過年的》《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江西農村能滋養年輕人愛情》,相關文章也跟著火了起來。正如這些文章描述的,農村作為城鄉二元的一環,她的圖景是豐富復雜的,有著看得見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也不全然是浪漫與閑情,自然條件的厚薄不一,宗族關系的牽扯,各種利益的交織,難以一言概之,有人留戀,有人逃離,全憑各人感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我們可以去努力改變,但難以一夜改變,即便鄉下的條件與城里沒有差別了,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也會因價值觀或審美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評價,豈能事事如一。
      
      嚇跑城里姑娘的當然并非年夜飯,農村的道路、交通、用水、廁所等眾多基礎設施的落后,都會讓城里人望而生畏。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農村人與農村生活,我從來飽含深情,我要說的是,農村的落后讓城里女孩難以接受,但真正讓人難受的,或是讓她們接受這些現實的道德壓力。這個時代的難題,就是經濟發展的多元化、價值觀念的多元化、身份角色的多元化,不時要面對同一化的遵從。投射在回家過年這事上,夫妻倆常為回誰的家爭執不下,就是要表態的糾結。其實,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過年各回各的家不就行了,平時方便時再遷就,也不是不可,凡事非要符號化標簽化的站隊,不回誰家就是對誰不尊重,實是讓人為難。
      
      所以,最難吃的飯并非鄉下農村的年夜飯,而是要被迫參加的各類飯局,最難講的話也是要被迫表的態,我們常被時俗的條條框框所裹挾,面對各種違背內心的事,這才是我們不快樂或煩惱的根源。我們的困惑常是自己的固執所致,被迫陷入其中不知自拔。
      
      我的妻子也算是城里姑娘,除了在我父親去世陪我回過鄉下,十多年來,我從沒有要求她與我同行。親友們不解,希望能帶她與孩子回老家認祖歸宗。我從不為所動,能頂住這些壓力,不怕說三道四。我覺得,要理解尊重妻子的生活習慣,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強迫她去接受我的過去,她不必為我背負歷史與苦難,這些對她是無感的,正如別人不可以脅迫我就范他的那一套,我堅持自己的原則,就是彼此尊重。結婚后,一直是各陪各的親人,我覺得挺好的。
      
      在不同的認識中,且彼此尊重理解,大家自可找到交集,找到可以和諧相處的方法。城里女孩喜歡農村來的孩子,就以她習慣的方式去喜歡好了,不必要求愛屋及烏,連帶喜歡我們的所有。如此,門不當戶不對又有何關系呢,志同道合即可展翅雙飛。
      

    ?

    相關鏈接:

    去年7月舉家搬遷入住城里后,蒙秋偉12月便做出決定:從廣東東莞一家手袋廠辭職,回到老家廣西來賓上班。
    反手摸肚臍徹底out了!你的腿可以橫跨幾個人?城里女人瘋
    北京CBD蝸居者:擠在城里,離夢想更近一些(圖)

    ?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