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份IPO重啟后,每批獲得批文的企業數量均在10家以內,體現了管理層對市場的呵護
■本報記者 朱寶琛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2月16日,證監會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9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上交所4家,深交所中小板2家,創業板3家。證監會要求上述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滬深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并陸續刊登招股文件。
這是今年第二批獲得IPO批文的企業。1月19日,首批7家企業獲得IPO批文。
與此同時,《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自去年11月份IPO重啟以來,每批次發行的數量均在10家以內(含10家)。具體為:2015年11月20日和12月3日各為10家,12月15日8家,2016年1月19日7家。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這體現了管理層對市場的呵護,降低IPO發行對二級市場的沖擊。
本次獲得批文的9家企業中,上交所的4家企業是:千禾味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司太立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華鈺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小板的2家企業是:廈門瑞爾特衛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藝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創業板的3家企業是:廣州市昊志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川金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新易盛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規定,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2000萬股(含)以下且無老股轉讓計劃的,直接定價并全部向網上投資者發行。因此,在第一批獲得批文的企業中,有3家企業直接定價發行。此次9家企業中,也有1家企業直接定價發行,為成都新易盛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招股說明書,成都新易盛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擬發行1940萬股。籌集資金將用于的項目分別為補充營運資金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光模塊生產線建設項目,投資金額總計36452.6萬元。
今年首批發行的7只新股,中簽率較此前發行的新股大幅下降。對于第二批9只新股的中簽率,業內人士預測將會延續第一批的情況。
財富證券北京朝陽區東三環中路營業部總經理趙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股中簽率大幅下降,究其原因,是因為根據新規,打新不需要提前打款凍結資金,而是在中簽后進行繳款。這樣,散戶的“雙手”得到最大程度的解放,打新不再受股票是否被套的束縛,也無需面臨資金凍結的煩惱,一旦中簽,再進行繳款,真正做到打新、買股兩不誤。
?
相關鏈接:
證監會揭大戶操縱市場手法:利用配資放大收益
中央第七巡視組向證監會黨委反饋專項巡視情況
長江證券奇葩研報惹火上身 遭證監會點名
證監會明確2016重點工作 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居首
證監會:目前兩融風險整體可控 尚未出現因股票質押回購平倉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