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俄羅斯官方22日均確認,雙方當日就敘利亞沖突各方停火達成協議,停火協議將從本月27日開始執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通過發言人對此表示歡迎。
敘利亞外交部23日發表聲明,宣布敘政府接受美國和俄羅斯日前就敘利亞沖突各方停止敵對行動達成的協議。
觀察人士指出,美俄此番達成停火協議有一定意義,如果沖突各方能夠接受并遵守協議,敘利亞和談有望得以重啟,敘利亞人民期盼已久的和平曙光或將來臨。但是,鑒于當前敘利亞局勢的復雜性,停火將非常脆弱。
敘各方反應不一
美國國務院22日發布的一份美俄聯合聲明說,敘利亞沖突各方應于敘利亞當地時間26日零時前向俄羅斯或美國表明有意履行停火協議。
在美俄發布關于敘沖突各方停火的聯合聲明幾個小時后,敘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簽署總統令,宣布將于今年4月13日舉行敘利亞人民議會選舉。
敘利亞人民議會議員法耶茲·薩伊格當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此次選舉將根據敘利亞憲法規定舉行,是敘利亞行使國家主權的行為,與其他任何國家達成的協議無關。
敘分析人士認為,巴沙爾宣布議會選舉的時機微妙,意在向外界顯示其仍是敘利亞的合法領導人。總部設在倫敦的阿拉伯語報紙《今日言論報》主編阿卜杜勒·巴里認為,巴沙爾政權沒有對外界達成的協議寄予厚望,其宣布舉行議會選舉旨在向外界傳遞兩個信息:一是敘政府才是有權決定舉行選舉的一方;二是敘利亞人不需要美國人或俄羅斯人來為其安排選舉。
23日,敘利亞通訊社援引敘外交部聲明說,根據美俄達成的協議,敘政府軍不會停止對“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分支“支持陣線”的軍事行動。
敘反對派和談領導機構22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就“臨時停火”召開緊急會議。該組織總協調員里亞德·希賈卜稱,反對派武裝初步同意在國際社會協調下達成臨時性停火安排;聯合國應保證俄羅斯、伊朗及受其指揮的武裝停止軍事行動、解除對各地的封鎖,向被圍困地區民眾運送人道救援物資以及推動被關押人員獲釋。
協議實施前景堪憂
敘分析人士認為,美俄之間達成協議,為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奠定了良好基礎。然而,由于沖突各方以及各自背后的支持者之間依舊矛盾尖銳且分歧巨大,全面落實協議將面臨重重困難。
首先,誰才是“恐怖分子”?美俄在聯合聲明中強調,停火協議不包括打擊“伊斯蘭國”和“支持陣線”等由聯合國安理會認定的恐怖組織的軍事行動。然而在敘利亞戰場上,反對派武裝與極端組織之間的界限較為模糊。為抵御敘政府軍,多個武裝派別協同作戰的現象并不鮮見。
對于俄在敘的空襲行動,反對派始終認為俄是借打擊“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之名,幫助敘政府軍空襲反對派目標。
其次,在俄空襲幫助下,敘政府軍近來在多條戰線取得進展,在此時停火,敘政府軍恐怕“心有不甘”。巴沙爾近日在接受西班牙媒體采訪時說,“停火”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首先需要外部勢力停止支持敘境內恐怖分子,防止恐怖分子借機鞏固勢力。巴沙爾說,“如果敘政府軍在條件不充分時停止軍事行動,則會適得其反,造成更大混亂”。
第三,美國動機到底如何?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專家安德魯·泰布勒認為,美國的政策并不是為了結束敘利亞戰爭,“他們只是想暫時平息戰事,以便戰爭發酵得慢一些,這不過是為了阻止一場已不可能阻止的沖突的又一次嘗試而已”。
此外,敘各方停火的局面顯然不是“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想看到的,它們一定會制造各種破壞活動阻礙停火協議的落實,阻礙敘利亞走向和平。
敘首都大馬士革和中部城市霍姆斯21日都遭遇連環爆炸襲擊,“伊斯蘭國”宣稱制造了襲擊。兩起爆炸襲擊共造成超過12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敘新聞部部長顧問阿里·艾哈邁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襲擊旨在破壞國際社會推動敘沖突各派停火的努力。他還指出,敘危機爆發5年來,每當政治解決進程顯現曙光時便是恐怖襲擊的“高發期”,這其中帶有濃厚的政治意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