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因為沒有做完寒假作業,都勻市金海岸小區一名不到11歲的女生被家長批評了幾句后從16樓墜下,年幼的生命瞬間消逝。(2月29日多彩貴州網)
新的學期已經開始,關于寒假作業的那些事本該成為過眼云煙飄散在時空的深處,等待著新的假期的來臨才又會再次被提及。只是假期最后一天發生在貴州都勻的這起因寒假作業引發的少女跳樓慘案,讓關于寒假作業的紛紛擾擾最終染上了不能承受的悲劇色彩。
在惋惜如花蕾般的生命溘然長逝之時,回首一個假期以來關于寒假作業的種種紛爭,筆者不禁要感嘆:寒假作業,想說愛恨都不易。
你應該還記得,寒假開始時,因重慶小學生抽到“一個月不碰手機電腦”的作業,學生為難,家長也覺得不太可能,一場關于寒假作業的爭執在這道奇葩新奇但也能帶給家長和社會很多反思的作業中開始了。
你應該也還記得,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由于作業多、超出了部分學生實踐能力等原因,開學前夕,一些家長還在加班加點地幫孩子趕寒假作業。作業布置能否“少而精”,成了家長們的共同呼吁。
新學期開始了,不知道那名重慶小學生“一個月不碰手機”的寒假作業完成的怎么樣?不知道那些由父母加班加點幫助孩子趕工完成的寒假作業是否合格了?
比起那些作業超出實踐能力的學生及加班加點地幫孩子趕寒假作業的家長,那名重慶小學生及家長應該是感覺幸福的,或許,經過一個月的放下手機、遠離電腦的體驗,親子關系更加親密,孩子的自制能力、獨立意識增強了,培養起了看書、交友、旅游等有益的興趣愛好,倘若如此,真可謂是寓教于樂,那種完成了對當初認為的不可能的挑戰后的收獲與喜悅,我想,大概是其他任何形式的寒假作業都不能比的吧。
比起那名貴州都勻女孩,那些由家長幫忙趕作業的孩子也應該是幸福的,作業雖然多且不堪重負,但起碼在收假前完成了,他們可以毫無壓力、毫無懼怕地回到學校、回到教室開啟新的一學期的學習。
只是,貴州都勻這名女孩的寒假作業老師永遠也看不到了,它甚至成為家長和學校、老師心中一道抹不去的痛。
假期作業引發的悲劇不勝枚舉。筆者搜索“因假期作業未完成小學生跳樓”后發現,結果顯示為1000余條,通過分析,不少地方、幾乎每一年寒暑假都有類似的事件發生。當然,對于龐大的學生群體而言,這些因假期作業引發的自殺事件只是極端個案,但是每一個個案背后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是一個悲痛欲絕的家庭,都是一個極有可能陷入輿論漩渦的學校。同時,公眾對教育的期待與訴求也會因這些血淋淋的事件而蒙上灰塵,教改之痛、減負之難與公眾對教育的不滿也會在這些血淋淋的事件中加劇著。
如此,血的教訓不得不警示,不得不警醒。
即使沒有那些悲劇的個案,學生及家長普遍感覺寒假作業過多過重卻是不爭的事實?;蛟S,比起填鴨式的假期作業,孩子的成長更需要一些適合年齡階段、有助于培養獨立、自控意識的實踐類作業;或許,比起有標準答案、可以評判對錯的假期作業,孩子更需要一些能體驗過程精彩、得到不一樣收獲的開放式假期作業;或許,比起假期作業更重要的是,學校、家長和老師不要因一味追求成績忽視了孩子的成長需求和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
寒假作業,想說愛恨都不易,望學校、家長、老師與社會共反思。
?
相關鏈接:
10歲女孩因未做寒假作業被家人批評 墜樓身亡數數媽媽頭發多少?小學生寒假作業獲老師點贊另類寒假作業:吃遍美食地圖 交往異性告別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