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據記者統計,李克強代表國務院,用113分鐘向大會報告了政府工作,其間現場共響起44次掌聲。政府工作報告全文共19029字,其中首次首出現的“分享經濟”、“眾籌平臺”、“互聯網+政務服務”、“人地錢掛鉤”、“容錯糾錯機制”等新鮮詞兒,除了讓人感到耳目一新之外,這些新詞兒背后的“含金量”更值得我們關注。
三月,北京,又是一年盛會時,國人關注,世界矚目。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歷來是兩會的“重頭戲”,今年也不例外。這不,李克強總理剛作完政府工作報告不久,一圖速覽、N句話懂報告、2016總理的“工單”、來自李克強的“紅包”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的解讀就在QQ空間、朋友圈里刷屏了。當中自然也有兩會新詞兒。
不難發現,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新詞往往是政府施政著力點的“風向標”。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雙引擎”、“三證合一”、“準入前國民待遇”、“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新詞兒,就成為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熱詞。再翻開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精準扶貧”、“權力清單”、“互聯網金融”、“黑名單制度”等新詞同樣成為把握當年度發展軌跡的關鍵詞。
其實不用更多舉例,我們就可以感覺到政府工作報告里新詞兒的“定調”意義,但是你能不能嗅到這些新詞兒背后的“含金量”呢?雖然我們沒有商人那般靈敏的商業嗅覺,但是只要你稍微關注時事政治,新詞兒背后的“含金量”也會讓你獲益受惠。
拿“分享經濟”來說,出門前在網上約輛車、有閑置房可以短租、吃飯購物旅游等網上團購、醫院看病前網上預約等等,這些都是分享經濟的現實例子,而且很多已經滲透到老百姓日常的吃、穿、住、行、游、娛、購之中。分享經濟的要義是優化社會資源、提高社會協同合作效率。如果你想從“分享經濟”中拿到一杯羹,那么你就要關注這個領域的最新動態了,畢竟中央堅定的立場和鮮明的態度就擺在那里。
新詞兒進入政府工作報告,其實它們通常不是首創詞語,而是歷經了社會實踐檢驗,有了可行性操作,而且值得推廣的。當然不排除有些具有前瞻性的、預判性的詞語。之所以說它們“新”,是因為它們在備受關注的兩會舞臺上“首秀”,在大眾傳播的擴散后,驚艷了社會大眾,讓大家刷新對它們的認知。
“奮斗才能贏得未來。”誠如李克強總理所說的。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新詞入腦入心后,小伙伴們還要外踐于行,因為滿滿的“含金量”在想到與得到中間,還隔著做到。
?
?
相關鏈接:
代表和委員的兩會第一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