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與“阿爾法圍棋”在韓國首爾舉行人機大戰。 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凌紀偉)人機對弈,人輸了!3月9日下午,谷歌阿爾法圍棋(AlphaGo)與韓國頂尖棋手李世石之間的五番棋第一局戰罷,最終李世石九段執黑不敵阿爾法圍棋。
圍棋的復雜性世界公認,這個三千年前發端于中國的游戲變化路數層出不窮,被認為是一種極其復雜和富有變化的競賽活動。幾十年來,古老的圍棋游戲一直是計算機難以涉足的領域。
人會犯錯,機器卻不!
“從情感來講,自己作為棋手出身,還是有些憂傷的。”全國女子少年圍棋冠軍王雨荍對于首輪戰果既感到震驚又難掩哀傷。在觀看完整場直播后,王雨荍說她切身感覺到,機器的冷酷給李世石帶來的精神壓力,“你以為可以找到機器的bug(程序錯誤),可是它沒有。”
北京業余圍棋冠軍、互聯網智能領域專家陳沛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指出,機器的一個優勢就是穩定,而人因為精力和情緒的投入會產生影響。也就是說,人是會犯錯的,特別是在疲勞和高強度的對抗之后,人出現失誤的機會大大超過了機器。
果不其然,在雙方第一局比賽中,執黑先行的李世石,在中盤局勢領先的情況下,在右下角局部戰斗中出現失誤,阿爾法圍棋捕捉到戰機隨即重獲主動權。
之所以能夠取得逆轉,一方面是由于李世石出現了策略失誤,但另一方面阿爾法圍棋背后強大的技術魅力更值得關注。實際上,自去年10月份開始,阿爾法圍棋就不斷在學習,它突破了傳統電腦的“固定”程序邏輯,融入了深度學習能力。換句話說,阿爾法圍棋技術架構采用的是模仿人類大腦神經模式,而不再單單是依靠機器的“死記硬背”。
陳沛表示,這次在阿爾法圍棋的整個算法中,包括了更多的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的技術,提供了現代尖端的人工智能技術。“1200臺的谷歌機器并不是戰勝他的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更多的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的技術得到了更強有力的體現。”
勝利總歸是人類的勝利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曾提醒說,人工智能的完全開發可能導致人類的滅絕。但這句忠告絲毫沒能阻擋人類對于未知的探索,人工智能的進步可以用“飛快”一詞來形容。
一方面作為圍棋冠軍,王雨荍對李世石的出師不捷感到憂傷,但投資人的另外一個身份卻讓她從中看到了希望。她說,“AI表現了它超乎意料的強大。有理由相信,計算機將在更多的領域發揮超乎想象的力量。”
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開發,固然存在著潛在的巨大危險,但誠如法國專家卡納斯亞所說,這倒不是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這種技術去做什么。人工智能進步能惠及到人類生活各個領域,谷歌此次所做的也僅僅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圍棋。
陳沛介紹說,人工智能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無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汽車,包括各種機器人都是人工智能成果,所以人工智能將進入人類生活任何一個方面。在他看來,也許人類未來將有更幸福的生活,比如讀書、喝茶、欣賞藝術,作為人類的享受,這是未來比較理想的生活。
而對于這場人機大戰接下來的幾場比賽,是否像谷歌內部專家所說的“李世石勝算為0”那倒未必。在陳沛看來,誰都不是必勝的,但無論如何這次勝利總歸是人類的勝利。而王雨荍認為,如果阿爾法圍棋最終取勝,雖然出乎意料但也是合理的,她把這場競賽看做是“感性與理性的碰撞”。
?
相關鏈接:
人機大戰,一場永不完結的棋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