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去產能之后,可以提高整個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同時對龍頭公司是非常有利的。
“煤炭、鋼鐵、水泥和玻璃等行業因為市場需求大幅降低,存在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例如:近年來的經濟減速壓低了鋼鐵價格,導致某些品種的鋼材價格比白菜還要便宜。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家一直在利用市場化手段治理鋼鐵、煤炭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因此,這些行業亟需淘汰落后產能,建立更為有效的退出機制。
這些年政府也積極化解過剩產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近三年淘汰落后煉鋼煉鐵產能9000多萬噸、水泥2.3億噸、平板玻璃7600多萬重量箱、電解鋁100多萬噸。
日前,在工業穩增長調結構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稱,2016年,工信部將抓好全面啟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化解產能嚴重過剩,扶持小微企業,簡政放權等工作,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同時,工信部副部長馮飛表示,政府要為去產能過程中的員工安置問題兜底,中央政府決定設立兩年1000億元的專項獎補資金,用于解決職工安置問題。
產能過剩是當前中國經濟下行中面臨的主要挑戰,目前煤炭等行業也正在經歷削減產能轉型陣痛。宋清輝認為,解決產能過剩首先應通過兼并重組等市場行為;其次是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輸出產能;最后通過推城鎮化、工業化建設等方式,以供給側創新手段間接化解過剩產能。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聯(商會)副會長、四川旭陽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相革指出,應理性看待過剩行業的去產能。過去供不應求,比方買鋼材要排隊,甚至要找關系。這些年市場在變,鋼材、水泥等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等情況。其中也有不少企業的產品質量越來越好,環保投入也大,工藝水平有的還是國內乃至世界一流。因此,要理性看待這些行業的去產能、去庫存,對上規模、環保達標、生產工藝先進的企業,建議進行合理保護。
“去產能之后,可以提高整個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同時對龍頭公司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周期行業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是行業的龍頭企業,因此,對于上市公司將形成利好,近期,周期股的市場表現比較好,就是受到去產能的利好刺激。”前海開源基金執行總經理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宋清輝最后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煤炭、鋼鐵等必須轉型升級的企業都是國有企業,因此,去產能的過程中,需要平衡多方利益,稍有不慎,社會不穩定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相關鏈接:
“新國九條”意外點燃做多熱情 機構游資博弈周期股
2900點下基金唱多 成長股周期股行情持續存疑
3000點上市場猶疑 周期股仍受寵
政策壓制周期股 緊抓業績和政策兩大主線
多頭活力不減 周期股再啟階段性行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