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眾籌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房產眾籌項目也悄然興起,由于門檻相對較低,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眾籌買房的隊伍。不過,業內人士提醒,眾籌炒樓面臨不少風險,需謹慎參與,政府也應理性加以引導。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10日報道,廣州的黃小姐近期正準備和朋友合資買一套房。因為在廣州和南寧已分別有一套房,按照廣州正在執行的限購政策,黃小姐已不具備再購房的資質,但抱著房價看漲的心態,她決定采取眾籌這個方式“曲線”投資。
按照黃小姐的計劃,她和朋友將簽訂一份合約,以朋友的名義購房,在合約上注明各自出資的比例,未來大家商議決定出售房屋后,再按出資比例提取利潤,倘若投資房產失敗,也各自依據比例承擔損失。
報道稱,如果說黃小姐與朋友的這種聯合炒房頂多算是熟悉人士之間的“湊份子”,那么以不同方式出現的眾籌炒樓平臺,以及這些平臺所標榜的“低門檻”“高收益”“高回報”,正在吸引更多人士借助這種杠桿手段投入到炒房行列。
深圳二手房眾籌平臺“拼房網”聲稱,起投價1000元人民幣便可參與眾籌購房,一年后可選擇回購或出售。據這個去年10月上線的網站資料顯示,目前這一平臺已完成九套房產的眾籌。
《羊城晚報》報道稱,廣州一個眾籌炒樓的微信平臺上,招募的炒房客投資金額從100萬元起,他們的運作方式是:由運作團隊專門負責炒樓事宜,房屋產權資料由投資方保管持有,炒樓運作團隊不經手資金和產權,炒樓盈利按合作方案分成。
報道稱,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帶動下,眾籌這種新型集資模式正在快速發展,但原為展示創意籌集資金的模式,在房地產上卻演變為炒樓途徑之一。這些眾籌炒樓平臺的出現,為資金不足又有心投資的人士提供渠道,催生出更多的投資炒房客,而剛需購房人士顯然并非消費主流?!蹲C券時報》報道稱,北京一些90后的年輕人也不甘人后,參與到眾籌炒房隊列,坐等房屋升值。
廣州中原地產投資總經理黃韜受訪時表示,“眾籌買房”更多是金融產品的衍生,對于參與其中的人來說,買房只是過程,理財才是真正目的,不過,這種炒樓方式也要看不同地區,在廣州等樓市較理性的城市,眾籌炒樓的市場并不大,而在上海、深圳等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眾籌炒樓的現象更多。
報道稱,在“去庫存”成為今年中國樓市主旋律的背景下,眾籌買房這種模式,為一些業內人士看好。臺海網引述方維眾籌系統負責人稱,關于房地產的利好政策不斷,中央提出將房地產去庫存作為2016年重點工作,預計房地產市場將迎來春天,“房地產眾籌”作為一種新興的購房方式也將隨之繼續被炒熱。
黃韜也表示,眾籌這種模式可以盤活資金,使資金的流動性加強,這一方向無疑是正確的,是可以在操作上進一步深化的模式,但他也表示,眾籌資金炒樓也會面臨不少風險,一是樓市價格并非只漲不跌,二是中間的風險與監管由誰來承擔,包括衡量平臺運作是否合理、會否出現假融資等,這些都需要參與者謹慎評估,而政府也應加強宏觀把控,理性加以引導。?
?
?
?
?
?
相關鏈接:
《極限挑戰2》張藝興等送溫暖 優土公益眾籌助力
賈樟柯村里建藝術中心:扶植新銳 運營靠眾籌
丈夫車禍去世公公重傷 臨產兒媳眾籌8萬救公公
這邊眾籌救女那邊出國游玩 網上籌款面臨監管難題
成都“獻血大王”無償獻血20年 獲愛心眾籌治右眼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