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0日,敘利亞伊德利卜省辛賈爾難民營,一名無家可歸的女孩懷抱嬰兒。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說,受生計所迫,一些女孩早早嫁人,十二三歲就結婚生子;一些孩子從小就學會乞討和打工,年齡最小的“童工”只有3歲。
【健康堪憂】
缺水少電、衛生條件惡劣、醫療資源稀缺,也對敘利亞兒童的健康成長構成威脅。
聯合國報告說,敘利亞將近70%人口缺少干凈水源。戰火摧毀了供水系統,在一些地區,沖突方甚至故意截斷水源。今年3月初,阿勒頗的水源供應被切斷48天;去年夏天,斷水多達40多次,阿勒頗、大馬士革郊區和德拉地區大約800萬人受影響。
如此生活環境下,兒童健康狀況堪憂,患病幾率激增。2015年上半年,敘利亞全國兒童腹瀉增加10萬例,與2014年全年水平相當。2013年,絕跡多年的小兒麻痹癥在敘利亞重新出現,30多個兒童患病,還波及鄰國伊朗。
與患病兒童人數增加相對應的,是醫護力量的銳減。戰爭迫使大約一半醫護人員離開敘利亞,目前仍在運營的醫療機構僅剩三分之一。聯合國數據顯示,5年來,敘利亞200萬兒童缺少常規的醫療救治。阿勒頗生活著14萬兒童,而兒科醫生如今只有10人。
另一方面,戰爭給兒童心理造成的隱性創傷更難以治愈。聯合國救援人員在沖突嚴重地區調查發現,98%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出現心理和情緒問題。年幼的孩子遭受恐懼和孤獨,經常做噩夢、尿床、生長發育遲緩;大一點的孩子則表現為情緒沮喪、憤怒和自卑。
【教育與希望】
2014年5月29日,一名敘利亞女孩坐在黎巴嫩北部一個村莊小學教室內。
戰火中,一張安穩的課桌成了許多敘利亞孩子的奢望。13歲的薩米爾和兩個弟弟回憶起在阿勒頗念書的時光:“上學路上有一棟建筑物,里面總有狙擊手瞄準街道。我們每次都匆匆跑過去,以免他們打中我們。”直到一天,這條令人膽戰心驚的上學路也被封堵,薩米爾和弟弟們不得不告別學校,成為敘利亞280萬失學兒童中的一員。
據聯合國統計,敘利亞超過6000所學校在這5年間被毀或關門,5萬多名教師離職或死亡。敘利亞的小學入學率跌至谷底,僅為74%,退回到上世紀80年代水平。失學兒童數量占敘利亞學齡兒童的一半。
瑪莎勒從敘利亞逃難到約旦,如今在難民安置點當搬運工。“小時候我喜歡讀書,想要當老師。但現在我已經輟學三年,如果讓我重回學校,我得從5年級重新念起,但我的歲數已經太大。另外,如果我真這么做了,誰來替我養家?”13歲的他說。
教育本應該是兒童實現夢想的希望,但11歲的馬贊·塔馬姆感覺,自己離當醫生的夢想已經越來越遠。為賺錢補貼家用,他每天下午在大馬士革老城的一家咖啡館兼職打工。
13歲的穆罕默德對未來只有一個期許,那就是希望自己的成年生活能在和平中開始。再過5年,年滿18歲的他將正式步入成年。他說:“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看待未來,似乎介于希望和無望之間。或許今后我能回答這個問題。我希望這世上有一種力量,能帶回我失去的所有。”(記者張代蕾、車宏亮,編輯王晶,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
?
相關鏈接:
美方:敘內戰若未取得和解 美土將采軍事行動解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