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專家學者話兩會】
作者: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主任、副教授鐘惠波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既經受著結構調整陣痛期的困境與挑戰,也內嵌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紅利和樂觀預期。把握新機遇、獲得新動能、創造新福祉,需要對對當前政策紅利有充分認識和預判,而首當其沖的是對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大短板——貧困問題的扶貧政策的理解。
扶貧開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個釋放人口后續紅利、消費紅利、社會紅利的大禮包。7000萬貧困人口的量級,比法國總人口還多將近400萬,其中除去2000萬五保戶和失能人群需要社保兜底外,還有將近5000萬的勞動力。7000萬人口脫貧釋放的勞動力及經濟動能,可能是我們所始料未及的。
打贏脫貧攻堅戰既是投入牌,也是產出牌。扶貧開發首先是巨大的投入。據統計,2000年到2014年間,僅中央財政就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2966億元,2015年中央和各省市至少投入600億元的財政專項基金用于扶貧開發,而整個“十三五”扶貧攻堅階段國家5年擬投入6000個億。顯然,打贏扶貧攻堅戰,扶貧開發投入的億元資金就可以轉移到其他效率更高的用途上,這就是巨大的紅利。考慮到“精準扶貧”的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給予貧困人口的勞動技能,5000萬具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創造的產能,將是非??捎^的。以2015年中國人均GDP為5.2萬元計,5000萬勞動力可創造2.6萬億元產值,將近2015年GDP總量的4個百分點,這顯然是個巨大的、顯而易見的紅利。尤其是,在勞動力轉移速度下降導致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放緩的情況下,經濟增長動力處于轉換期,7000萬人脫貧致富所釋放的勞動能力將為創造經濟新動能贏得寶貴的窗口期,而這是極具戰略意義的。
打贏脫貧攻堅戰也將創造大量消費紅利,對于現階段化解過剩產能和去庫存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約合人民幣12.4元)消費支出的2015世界貧困標準計算,相當于年人均消費支出為4526元,7000萬人脫貧按照消費支出底線計算每年產生3168億元消費支出,相當于2015年全國30萬億消費總額的1個百分點,而這還未考慮貧困人口脫貧之后的消費升級。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脫貧人口的消費多數是滿足基本需要的初級消費,都是剛需,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其收入的提高都將用于消費,這無疑是現階段化解過剩產能和去庫存的一大福音,對于那些處在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生活必需品提供商而言也具有窗口期的機遇。
打贏脫貧攻堅戰還將減少社會矛盾,產生社會和諧紅利,這就為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順利推進創造穩定的宏觀環境。貧困是誘發違法犯罪活動的溫床,是影響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的主要因素。貧困的畸形化發展會激化階層矛盾,會造成社會對立和社會動蕩,嚴重時甚至會危害國家安全和統一。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所有貧困地區、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必要體現,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打贏脫貧攻堅戰所形成的社會穩定與和諧新局面,不僅節約了大量維穩費用,而且凝聚了各方面力量,有利于形成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整體合力。這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要舉措。
總之,在精準扶貧基礎上,7000萬人脫貧既產生了一支數量龐大的勞動力生力軍,也產生了一支諸多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的消費大軍。打贏扶貧攻堅戰釋放出來的人口紅利及經濟發展新空間不可估量。在這個意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是發展經濟的戰略目標,也是發展經濟的戰略手段,有著深邃的戰略遠見和深刻的經濟內涵。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