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專家學者話兩會】闖難關、躍高原: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有保證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3-17 15:31

      【光明論?全球治理青年學人】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賈中正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1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在回答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問題時,李克強總理從容地用詩意的語言答道,中國經濟是困難和希望并存,如果從底盤和大勢來看,希望大于困難。我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充滿信心。他強調,把培育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結合起來,形成中國經濟的“雙引擎”,就會闖過困難的關口,躍上希望的高原。我們完全可以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這給世界帶來的會是一股暖風。

      暖風因何而來?數據顯示,雖然中國正在遭受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疊加”的影響,但2015年GDP增長率仍然達到6.9%,不僅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而且增長質量亦不斷提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長在全球經濟體中位居前列,約占全球15%的經濟份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中國仍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中國經濟經歷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目前處于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速放緩在所難免,但推動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因素和長期性因素正在不斷改善,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巨大,保持中高速增長將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經濟增長打下良好基礎。近些年來,中國的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持續改善,顯著表現為農業和工業占比下降而服務業占比上升。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首次過半,已從2000年的39.8%升至2015年的50.5%。其中,云計算、新能源技術、“互聯網+”等新興產業、新興業態和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背景下,這種此消彼長的產業結構調整短期內雖使經濟增速放緩,但在長期卻有利于經濟保持穩定增長。

      內需驅動增強使經濟增長更具可持續性。中國經濟增長正在從過去依靠投資和外貿拉動向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驅動的模式轉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了投資和凈出口。2015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同比提高了15.4個百分點。其中,信息、文化、旅游、健康等服務型消費持續升溫。穩步提升的可支配收入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基礎。十八大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速連續3年超過GDP增速。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會保障體制的完善,居民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強,消費品質持續提升,規模龐大的中高收入階層成為中國內需拉動的中流砥柱。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2015年中國出境人數達1.2億,包括旅費、住宿費和購物費在內的境外消費高達1.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至少有7000億-8000億元用于購物,從主要購買奢侈品牌、高檔品牌開始轉向高質量的、性價比合適的日用消費品。事實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義之一即是實現由企業等供給端為最終消費的需求端提供更加精細、更高品質的差異化商品,以滿足有效需求,如果能將如此巨大的消費規模吸引留在國內,必將為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再添動力。

      科技創新進步為經濟增長提供關鍵支撐。創新是時代的主旋律和最強音,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引下,國家財稅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增強,研發投入明顯加大,原創能力不斷提升,科技產出碩果累累。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2-2015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1.4%。若按匯率折算,研發經費投入繼2010年超過德國之后,2013年又超過日本,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中國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GDP之比)也屢創新高,現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居發展中國家前列。研發經費投入水平的提高為科技創新夯實了基礎。與之相應,中國專利申請受理數也已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專利的快速增長、結構優化和國際排位的提升均反映了中國科技產出能力、水平和效益的日漸提高,這將為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強有力支撐。

      人力資本提升為經濟增長提供不竭動力。人力資本反映了人的知識、技能積累和創造能力,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受教育程度。根據中國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15》顯示,1985-2012年,中國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從6年增加到9.9年,實際人力資本總量增長了4.8倍。當前,在“人口紅利”持續下降的趨勢下,人力資本增長帶來的“人力資本紅利”釋放將使經濟的潛在增速維持在較高水平。

      除此之外,不斷改進的制度建設、分工深化的市場規模、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等,也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綜上,隨著傳統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內需驅動持續增強、結構性和長期性因素不斷完善,助推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將源源不斷,中國經濟長期增長亦將更加穩定、更加健康、更具可持續性。

    ?

    相關鏈接:

    【專家學者話兩會】邁入追求影響力的中國外交新階段
    【專家學者話兩會】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理論的重大突破
    【專家學者話兩會】供給側改革政策制定須關注資源環境供給剛性
    【專家學者話兩會】為中國經濟引擎的“健康轟鳴”鼓勁
    【專家學者話兩會】共享發展:彰顯以民為本的本質要求

    ?

    相關鏈接:
    【專家學者話兩會】共享發展:彰顯以民為本的本質要求
    【專家學者話兩會】為中國經濟引擎的“健康轟鳴”鼓勁
    【專家學者話兩會】供給側改革政策制定須關注資源環境供給剛性
    【專家學者話兩會】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理論的重大突破
    【專家學者話兩會】邁入追求影響力的中國外交新階段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 [編輯:王秋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谥馈睌z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