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先驅導報3月17日報道中國兩會越來越具有國際意義,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重大政治議程。尤其是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被譽為“世界經濟引擎”的中國,未來如何發展?能否走得又穩又好?中國還會提出哪些具有國際效應的重大舉措?這些都深受國際社會關注。基于此,《國際先驅導報》常駐韓國的記者,專程采訪了當地專家,聽聽他對兩會的看法。
全家霖(韓國湖西大學教授)
政府工作報告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新一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的發布,將目標定為6.5%-7%這樣一個階段性區間,可以看出中國已徹底認識到要進行“質”的提升,而并不只是“量”的增大。此次報告中還特別提到民生問題,將人們生活質量問題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點也非常值得關注。此外,對韓國來說,韓中貿易關系非常緊密。近年來,韓國也意識到自己與中國存在同樣的問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非常必要。韓國對中國未來的經濟政策非常關注,希望能將中韓兩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
針對目前中國經濟減速問題,不應以慣用的、固有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經濟,是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而中國如此龐大的國家,能保持6%或以上的增長水平,這是十分了不起的,應該予以肯定。就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來看,減速是正常的。過去,中國經濟主要強調增長的“量”,而現在則從“量”逐漸向“質”轉變,這是不能單純以速度或增長率的數值來體現的。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上中國的經濟活力仍然是最強的,中國經濟的發展對世界經濟復蘇仍然至關重要。當前世界經濟低迷,中國國內經濟問題大多是產能過剩導致的資源配置問題。目前,中國政府非常清楚國內經濟問題與國際經濟問題,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特別強調供給過剩并強調調整,這非常值得肯定。此外,不同于其他國家的是,中國政府在推進經濟發展方面的強大意志力,體現了中國一貫的堅定態度。這為世界經濟復蘇給予了信心。
“十二五”規劃當中主要強調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達到很高水平,速度放緩是理所當然的,此時,正是完善制度層面的良好時機,比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大生態環保力度,以及加大宏觀調控,等等。(本報記者發自首爾)
?
?
?
相關鏈接:
海南召開全省領導干部大會 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