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一直都有支持孤立主義的社會基礎,就是國內的民粹主義者,主張美國國內事務優先,只不過一直很邊緣化。”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22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他說,這一次只不過特朗普把這種非主流的聲音用他的大喇叭大聲調地播出來了,但這應該不是美國社會的主流,更不是美國精英的主流。
特朗普亮出的新外交政策被BBC、《華盛頓郵報》等西方主流媒體稱為“異端”。就在當天,他在國會山舉行一個正式午宴,宴請二十多名共和黨大佬。特朗普稍后通過記者發出警告,不要試圖插手阻止對他的總統候選人提名,“數以百萬計的人在背后支持我”。最近,華盛頓盛傳共和黨大佬要發動“百日倒特”行動,“做掉”特朗普。
“特朗普并不是一個瘋子。至少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必然是敏銳地嗅到了美國社會的孤立主義情緒,才敢提出如此大膽的外交政策。”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國際政治學者梅斯奈爾22日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表示,這幾乎等于讓美國放棄帝國霸權。
德國新聞電視臺22日評論道,“特朗普反映美國的一半現實”,也是美國社會部分真實的體現。美國貧富不均突出,失業率仍處于高位,許多底層民眾對政府不滿。特朗普打破美國政壇“政治正確”禁忌,直接說出問題,所以獲得許多選民的支持。美國如果不能解決現實問題,即使特朗普不獲勝,“下一個特朗普”仍會出現。
香港《信報》認為,特朗普主義對民主與人權等議題嗤之以鼻,而后者是近30年美國外交政策的落腳點,從中東到亞太,無論是保守主義的里根、自由現實主義的克林頓、新保守主義的小布什,還是搖擺不定的奧巴馬,都把這些價值觀視作美國參與對外事務(包括軍事行動)的理由。特朗普主義根據商業倫理,堅持美國盟友在搭美國的便車,認為美國沒義務為盟友或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服務,在貿易領域,則指摘中國比美國賺得更多是“不公平”,理當對中國進行懲罰。特朗普主義在外交領域的主張包括所有外交政策以國家利益為依據,不反對貿易自由,但強調公平。這些都是現實主義原則的體現,也有走回孤立主義的傾向。文章說,“特朗普上臺之日,就是現實主義抬頭之時”。【記者蕭達 辛斌 王偉 青木 林鵬飛 汪析 柳直】
?
?
?
相關鏈接:
抗議者人墻封路阻擊特朗普 共和黨內謀劃百日運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