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習主席訪問捷克專家談】
作者:濟南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中共中央編譯局博士后 李慧明
3月28日當地時間下午2時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捷克布拉格機場開始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捷克,也是習近平主席首次訪問中東歐國家。3月29日兩國元首舉行會談,一致同意將中捷關系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推動中捷關系再上新臺階。
去年,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作為唯一受邀來華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閱兵的歐盟國家元首。輿論認為,此次習近平主席的訪問是對澤曼總統和捷克的積極回應。事實上,回溯近年來中國發展與歐洲全面戰略協作關系、中歐正在推進的戰略合作“三大對接”以及中國正在大力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習主席此次訪問捷克更是中國整體國家對外戰略中的重要一環,甚至是盤活整個發展大棋中的關鍵一步。
2015年中歐建交40周年之際,中歐領導人從戰略高度同意推進“三大對接”,即中方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的發展戰略相對接,中國國際產能合作同歐洲容克投資計劃相對接,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與中歐整體合作相對接。因此,習主席此次訪問捷克是中國推進中歐這“三大對接”的關鍵步驟。
澤曼總統在習主席出訪捷克之前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捷克愿意充當中國與歐洲合作的安全港。所謂安全港,更多是從捷克的地緣位置和經濟地位出發的一種戰略考慮。捷克地處歐洲的“心臟”地帶,向西可以鞏固和提升中國已經開展的與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傳統歐洲大國的合作,向東可以拓展和加強中國與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家的合作,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從捷克方面來講,現在歐盟本身的發展面臨諸多掣肘,自身經濟發展乏力,尤其是近年來歐盟不但面臨經濟危機的沖擊,還面臨難民危機、恐怖主義危機、一體化危機和烏克蘭危機等,對加入歐盟十多年來的中東歐國家有點“自顧不暇”。捷克必須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歷史傳統優勢和外交優勢,借力發力,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新渠道,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中國方面來講,中國近年來正處于自身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內經濟步入發展“新常態”,更加注重質量而不是GDP增長數字。這就需要從經濟、政治、外交等各個方面的戰略支點來撬動中國整體經濟社會發展的“華麗轉身”。而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戰略合作,不僅僅是切實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到實處的關鍵舉措,更是中國協調國際國內兩個大局這盤大棋中的關鍵一環。
捷克是中東歐重要國家,有堅實的工業和科技基礎,是中國在中東歐第二大貿易伙伴。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110億美元,中國對捷克投資也持續增長。中國是捷克在歐盟之外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沒有利害沖突和政治包袱,完全可以輕裝上陣,取得突破性進展。首先,加強中捷關系是對捷克主動加強對華務實合作關系的積極回應,突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尚往來”。其次,習主席訪問捷克,有利于把捷克打造成中歐合作共贏的“戰略支點”,用實際行動為中國加強與其他中東歐國家打造一個標志案例,能夠推動中歐整體關系不斷向前發展。中東歐16國均為“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中國本著“謀一事成一事、成一事進一事”的原則,扎實推進,把“一帶一路”倡議做實做強,穩步推進,三年五載必成“大器”。最后,能夠突出中國對外戰略中的共贏、包容、對話、平等、互利原則與“義利兼顧”的外交理念,具有較強的帶動和示范作用。中國借助與捷克關系的深化,不僅可以突破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關系,更為重要的是加強與這些國家的政治互信和民心相通,超越一般的利益關系而推動中歐關系進入一個更高層級的“心相知、夢相隨”的發展“快車道”。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