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甘肅臨洮縣每年扣公職人員工資植樹造林 3年千余萬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4-04 15:57

      演播室主持人 勞春燕: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

      甘肅臨洮是六盤山片區的貧困縣之一,這里的機關干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并不算高,但近年來,每年春天都會有一個月,這些所謂“吃財政飯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工資都會被扣掉一部分,這是怎么回事呢?

      解說:

      據甘肅省臨洮縣的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反映,每年春季有一個月發的工資,都會比其他月份工資少幾百塊錢,而且這種情況已經連續有兩、三年了。

      一年扣幾回?

      甘肅省臨洮縣 教師:

      一次。

      按比例扣多少?

      10%,扣一個月的工資

      一個月10%,一年扣一回。

      一年扣一回,吃財政飯的都扣。

      真會有這樣的事嗎?記者走訪了幾家單位的財務部門,看到從2013年開始到2015年的工資單上,確實都會有一個月有一項扣款。

      甘肅省臨洮縣一中會計:

      我給你找一下工資表看一下。

      好。

      去年6月份扣的。

      6月份,每個人標準不一樣,按照工資的10%。

      應發工資的10%,去年扣了115940元。

      115940塊5毛5,這是整個學校所有的教職員工扣的。

      這是2014年5月份扣的。

      5月份扣的。

      109000

      那么這每年一次的扣款究竟扣的是什么錢呢?

      直接名目就是綠化費,這是2014年5月份。每年扣的月份還不一樣。

      一般5月份。

      在另一個單位的財務部門,記者看到,這筆錢是以樹苗費的名義扣的。那么,這筆錢是誰扣的呢?

      撥過來這個經費上直接寫了撥入經費扣樹苗款167800元錢。

      臨洮縣醫院會計:

      這個跟我們扣的錢是一樣的。

      等于撥過來的時候這錢就已經扣走了,就沒有到醫院手里面。

      臨洮縣一中會計:

      因為我們工資是統發的,直接扣的應該財政上的,扣留部分全部就留到財政上了。

      記者通過對臨洮的幾家單位走訪調查發現,每年的4、5月份,縣里所有拿財政工資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都會以綠化費或者樹苗費的名義,被扣掉一個月工資的10%,平均人均400元左右。這筆錢根本就不會發到各單位,而是由縣財政局直接扣除。

      整個臨洮縣所有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每年一個月都會扣綠化費和樹苗費這個錢扣了以后是用在什么地方?

      甘肅省臨洮縣財政局農財股長 符天軍:

      在我們國庫的專戶上。

      一共扣的多少錢?

      符天軍:

      這三年下來是扣了1380萬。

      這個1380萬扣了以后,用到了哪兒呢?

      就是全縣的植樹造林。

      全縣的植樹造林,經費的去向能給我們看一下嗎?有沒有截留。

      沒有截留,現在還有結余280萬。

      還結余280萬,沒有用完的。

      沒有用完的。

      能給我們看一下嗎?

      那只能在報賬中心。

      在報賬中心?

      對。

      財政局的負責人向記者出示了2013年到2015年間扣掉的綠化費的使用賬目。

      臨洮縣財政局國庫股長 羊建萍:

      我們這個資金的使用,國庫這兒只是撥付資金,我們資金使用是由林業局提出用款計劃,我們農財股它審核,是這樣的。最終資金按照審核的資料撥付到林業局或者是按照國庫進行集中支付,撥付項目施工單位或者是供貨單位,是這樣的。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臨洮縣林業局,林業局的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這筆綠化費的用途。

      臨洮縣林業局副局長 楊烜藝:

      我們搞規劃設計,按照我們的縣情,按照荒山荒地的情況,每年把規劃設計做出來以后,栽什么樹,到哪個地方栽,我們還是按照我們的縣情,按照因地制宜和適地樹這個原則,把規劃拿出來以后我們組織實施,這個苗木采購還是全部通過財政公開招標這個辦法。我們完成以后通過檢查驗收達到設計的標準,成活率達到國家的標準,我們出驗收報告,通過審計部門進行審計,最后我們從財政上報賬的辦法。

      按照財政局和林業局兩位負責人的說法,2013年種的樹,到2015年就已經完成了樹木成活率的驗收。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些錢款的用途和去向,記者隨機選取了之前已經驗收完成的定臨路行道樹工程,進行實地調查。

      你種樹幾年了?

      當地農民:

      在山上種了三年。

      你就是臨洮人。

      我就是這莊子上的。

      以前這兒有樹嗎?

      沒有樹。

      這些樹都是哪年種的?

      去年、前年。我們是打工的。

      雇你來種這個樹的?

      雇我。

      演播室主持人:

      看來臨洮縣扣的這筆綠化費確實用在了雇人植樹造林上,種的樹木也確實是適合當地的耐旱品種。看上去,這件事的出發點就是搞綠化,沒有錯,可是,縣里搞綠化,為什么要去扣干部職工的工資?這工資扣得有依據嗎?

      記者查閱了國家林業局的網站,原來這“綠化費”的全稱應該是“義務植樹綠化費”,這個費用的出處來自1982年《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辦法提出,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男11歲到60歲,女11歲到55歲,除喪失勞動能力者外,均應承擔義務植樹任務,每人每年植樹3-5棵。如果單位或者個人不履行植樹義務,需要繳納綠化費。此后,一些地方紛紛制定義務植樹的條例,“綠化費”的征收標準也不一樣,這些都是為了督促公民履行植樹義務的一個手段。


      甘肅省臨洮縣副縣長 朱殿鋮:

      有的職工應付、走過場,再就是說像我們由于職業不同,像我們全縣的教師,還有醫務人員,這要將近占到(總財政人數)一半人數,60%的人數。他們由于職業的原因,像教師,沒有精力,沒有時間去栽樹,醫務人員他也沒有精力去在現場完成這個任務,所以一定的情況下,他們有的就是說有的人就把他們的任務量承包給農戶去完成,有這種現象。

      該盡的責任沒有盡。

      朱殿鋮:

      可以這樣說吧。

      由于植樹勞動量難以量化、不具操作性,與其通過補繳綠化費、罰款等強制性方法,還不如鼓勵老百姓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履行植樹義務,引導公民增強綠化意識,因此,2013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通知,在全國統一取消和免征3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中,就包括了林業部門的綠化費項目。

      但是2013年10月,臨洮縣政府發布了《臨洮縣全民義務植樹暫行管理辦法》,其中第九條規定,全縣干部職工義務植樹所需苗木費采取所有在職財政供養人員捐助每月工資10%的辦法解決。既然是捐款,那就應該出于每個人自愿的原則,而實際上這筆錢都是由縣財政局直接代扣,這不就變成強制了嗎?那么這么做又是為什么呢?

      主要是我們2013年以前,由于成活率,干部職工自己種的時候苗木質量不保證,成活率也達不到。

      現在全縣有哪些人是拿財政工資的?

      就是公務員,還有事業編制的總共11000多人,當然在2013年財政部發布這個通知之后,我們這個做法確實是不合乎國家的政策,但是從我們縣的實際情況來說,我們縣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我們從心里邊來說,實實在在想把我們的綠化搞上去,苗木的綠化率提高。

      國家雖然把綠化費取消了,但是每名適齡公民每年義務植樹3-5棵的法定義務并沒有取消。為了完成植樹任務,有的單位干脆花錢雇傭農戶幫助植樹,而有的單位雖然親自參與植樹了,但植樹后的養護跟不上,結果樹木的成活率很低,造成了年年種樹不見樹的局面。

      咱們把苗木買上,然后學校組織學生直接去栽,后來慢慢山上學生栽樹不安全,后來組織專門人栽。

      雇人干活。

      嗯。

      甘肅省臨洮縣 教師1:

      基本上就不活。

      種了就不活。

      那個樹種了基本上就不活,因為天干,基本上年年種的那個樹也沒有活幾棵的。

      就第二年還在原地種。

      基本上就那一片吧。

      就周而復始,年年在那兒種樹,年年不活是吧?

      嗯。

      臨洮縣分管林業的負責人告訴我們,在沒有征收綠化費以前,縣里一些機關事業單位的義務植樹活動開展得并不理想,所以才想出了通過代扣綠化費的方式,統一交由專業的種植人員在全縣范圍內進行種植和后期的養護,以此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你們這部分錢是雇這些苗木公司的工作人員,這些人都是哪兒組織的?

      專業的施工隊,主要就是我們周邊的貧困的農戶,他在自己的自留地干完農活之余,他也參加植樹活動。他一天最多的可以達到100塊錢左右收入。扣這些人員主要是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國家干部,我們的目的主要是干部職工起帶頭示范作用,來推動這個全民綠化工作進一步提升。我個人也是每年扣400多塊錢。

      演播室主持人:

      越是生態環境脆弱的地方,就更加應當鼓勵全民參與到義務植樹的活動中來,共同努力改變生存環境。臨洮縣政府原本是讓全縣在職的財政供養人員每人每年自愿捐助一個月工資的10%作為義務植樹所需的苗木費,但是在實施上卻是由財政直接扣款,自愿捐助變成了強制扣款。另外,本來這筆錢按照規定,只是苗木費,但是錢被扣了之后,直接交給了專業的種植公司進行種植和后期養護,這樣一來,原本應該盡植樹義務的這部分人員,全程不需參與植樹過程,變成了花錢買義務,這樣也就失去了義務植樹本來的意義。

      你們知道義務種樹要種多少棵樹嗎?每個人。

      不知道。

      甘肅省臨洮縣 教師2:

      每個人具體多少棵樹說不上。

      也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義務。

      嗯。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每人每年要義務植樹3-5棵的規定。而有部分人雖然也參加了植樹活動,但是對于參加植樹活動的熱情卻并不高。

      甘肅省臨洮縣 教師2:

      少了還能干得了,多了就不行了。

      甘肅省臨洮縣 教師3:

      確實沒有時間,這個樹要管護,要澆水,一般種樹的地點都是比較干旱的山上。

      如何讓義務植樹從強制變成每個公民主動盡責,應該是各級政府所要想辦法解決的問題,像臨洮縣政府強制扣發“綠化費”的做法著實有些簡單和急于求成。

      我們2016年決定機關義務植樹綠化活動就不再由財政代扣,由職工個人自行按照每人5棵樹的要求進行綠化,最后由林業部門牽頭驗收,保證成活率達到90%以上。

      演播室主持人 勞春燕:

      倡導義務植樹,植下的不僅僅是看得見的樹木,更是希望在全體公民心里植下綠色的種子,養成這種為社會盡義務的理念,顯然不能用行政手段來強制完成,更不能亂設政府收費項目,變相克扣工資。

      義務植樹就是收綠化費、苗木費,顯然于法無據,只出錢不出力的做法也有違公民義務植樹的初衷。但是,我們也看到,按照現有規定,公民一年要完成3-5棵的植樹義務,要盡好這份責,要把樹種活,也并不是說植樹節挖個坑、種棵樹那么簡單。如何鼓勵公民積極主動完成植樹義務,避免出現植樹流于形式主義,甚至年年種樹不見樹的局面,還需要有更好的辦法。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有關人士表示,今后要完善全民義務植樹的實現形式及長效機制,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同時要抓緊修訂《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盡快頒布實施《全民義務植樹條例》,制訂和完善義務植樹的地方性法規。

      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

    ?

    ?

    ?

    相關鏈接:

    新世相15歲少女甘肅遭強奸后被騙至銀川 囚禁瓷磚市場賣淫
    【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甘肅推進內貿發展促消費擴內需紀實
    網傳甘肅一中學教師毆打學生 官方回應涉事教師已被停職

    ?

    相關鏈接:
    網傳甘肅一中學教師毆打學生 官方回應涉事教師已被停職
    【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甘肅推進內貿發展促消費擴內需紀實
    【治國理政新實踐·甘肅篇】甘肅推進內貿發展促消費擴內需紀實
    新世相15歲少女甘肅遭強奸后被騙至銀川 囚禁瓷磚市場賣淫
    [來源:央視] [作者:]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