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9時許,劉某在丁村路口旺佳旺超市門口遇到小海等3名孩子,并請他們吃了一碗粉湯。隨后,劉某拿出偷來的手機,讓孩子們拿去賣。由于沒有把手機賣出去,生氣的劉某打了其中一名孩子,讓不明真相的群眾誤以為有人拐賣兒童。
部分孩子與流浪漢玩是為了“混口飯吃”
小海告訴記者,其實,和劉某一起玩耍并幫助其賣東西的學生不止他和朋友們,“最多的時候有20多名學生跟他一起玩,但是后來慢慢少了,只剩下六七個人。”小海說,部分孩子跟劉某玩耍是為了“混口飯吃”,“我朋友小崗就是因為家里給的零花錢太少,所以他才經常到劉某那里吃飯。”
家庭溫暖缺失,讓他不愿回家……
離婚后重組家庭,為掙錢無暇照顧兒子
記者經采訪了解到,今年10歲的男孩小崗與劉某一起玩甚至同吃同住,不僅僅是因為“窮”,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小崗也是“拐賣兒童謠言”的涉事人之一,家住丁村。昨日上午,記者本想到小崗家了解情況,丁村村委會有關負責人稱,事發后,小崗的父親吳先生情緒激動,對媒體也很抵觸,“我們現在正在做他的思想工作,不建議你現在去采訪。”
昨日下午,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做思想工作,吳先生的情緒已緩和許多。隨后,記者前往丁村,在村委會工作人員帶領下來到了小崗家。
據了解,吳先生是海口遵譚鎮人,幾年前離婚另娶并育有一子,目前一家人租住在丁村一間不足20平米的房屋內。由于小崗的繼母王女士(化姓)要照顧孩子,因此,吳先生一個人打工撐起整個家。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吳先生覺得自己對孩子疏于管理,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他為了掙錢,無暇照顧孩子。
對于孩子的現狀,繼母“一問三不知”
記者來到小崗家時,小崗和吳先生都不在家,只有王女士在屋里照顧孩子。聊天中,王女士很少提到小崗,大多數時間是在“吐槽”自己的丈夫,“他每天除了干工就是出去打牌、賭錢,掙的錢很少拿回家,買米都是幾斤幾斤的買,從來沒有買過整袋的,更別說照顧孩子了。”
“小崗是不是每天都去學校?放學后去哪里玩?……”記者詢問關于小崗的問題,王女士說得最多的就是“不知道”,“以前我還會送他去學校,給他零花錢,但是他都不好好上學,拿著錢去上網打游戲。后來,他爸爸不讓我管他,我也就不管了。”
男孩已逃學一個月,親生父母都不管
采訪結束后,在門外等候的村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崗剛剛回來了,但是走到門口又跑了。記者下樓看到了獨自玩耍的小崗,“為什么沒有去學校?”記者問。“我前幾天被燙傷了,在家休息。”小崗說。
記者從學校了解到,小崗已有一個月沒有去學校,“我們給他的生母打電話,對方讓我們找小崗的父親,但是他父親不管,我們也沒有辦法。”學校的老師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