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報道的秀英區海秀街道海南儲運小區,在轄區街道辦的指導和幫助下成立小區臨時業委會,實行居民自管自治,不僅實現了小區面貌的改觀,還為全市“三無”小區的管理提供了具有示范意義的寶貴經驗。
儲運小區從昔日臟亂差的“三無”小區,到居民自治后舊貌換新顏,這是解決現代物業管理難題的一個有價值的樣本。社區是我們最基本的生活場所,因為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三無”小區管理是城市管理中無法回避的一個難題。“三無”小區管理之所以難,從根兒上講,就是缺乏一個給力的管理組織,以致人人管自己、沒人管集體,“臟亂差”問題的出現也就不足為怪了。而居民自治的出現,則能激發個體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識和對共同生活空間的責任感和歸屬感,把個體居民的分散力量凝聚成強大的合力,還能增進彼此交流、改善鄰里關系,逐步走出一條現代化城市治理的新路子。
現代城市治理,要善于發揮社會主體積極性,而居民自治的精髓就是:爭做主人翁,不要等靠要。我們不妨從儲運小區的自管自治中借鑒有價值的經驗,將這種主動意識和自治理念,運用到“雙創”其他領域,勢必可以增強市民主動參與“雙創”、助力“雙創”的熱情,如此一來,“雙創”過程中的很多“難題”,也許就沒那么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