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椰風視點>
    堅守“三實” 做好新聞發言人
    堅守“三實” 做好新聞發言人
    來源: 海口網 作者:林明洋 時間:2016-04-12 10:46

      近日,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與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學員座談。他指出,新聞發布工作就是講故事,而新聞發言人作為傳達故事的人,面對媒體不能簡單地念口徑、講套話,更不能打官腔,要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中國文明網)

      新聞發言人是連接著政府和公眾的橋梁,傳達政府的決策信息,同時也反饋老百姓的聲音。誠信是溝通的第一步,所以新聞發言人在面對大眾時必須要說事實、講實話。突發事件過后,接踵而來的便是鋪天蓋地的信息,其中不排除會有一些假信息,如果權威的真實信息沒有及時出來,公眾往往就會對假消息信以為真。而作為新聞發言人,要堅定地站在權威的角度,堅持講事實、說真相,要勇于發聲,堅定信念,經得起猜疑,也守得住事實。

      劉奇葆強調“新聞發言人不能總是‘無可奉告’”,這需要新聞發言人敢于發言,堅持“不說空話,不開空頭支票”的立場,堅持“講實際”的態度。在向大眾發布信息時,學會整合信息,對于已準備好的規劃和解決辦法及時公開,對于那些還未確定的事項和問題,以“尚不清楚”“有新進展一定及時公布”等如實告知,也比“無可奉告”真誠得多。如果開出“空頭支票”不僅會引發輿論旋風,還會因為最終落實兌現不到位而打擊群眾的信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新聞發言人站在輿論的前方,一言一行都可能引來一場輿論風波,所以要學會“修身做人”,做個實在人。對于新聞發言人而言,個人品德和職業素養決定言語和行為,而言語和行為可能會影響輿論。新聞發言人在發言現場,面對臺下成群記者的一堆問題以及帶著情緒等待答案的公眾,難免會有言語沖突,這時新聞發言人要以冷靜、親和、坦誠的態度發布信息,提高可信、可親度,這就需要新聞發言人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歷練。

      講實話,即使可能遭遇孤立,也要說出真相;講實際,“空頭支票”是公信力的大敵;做實在人,德從心,心養德,修心以對己,養德以待人,做事,貴在修身。新聞發言人要把中國故事講好,原則不能少,堅守“三實”——講實話,講實際,做個實在人,才能做好新聞發言人。

    (編輯:程愛華)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