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婚后一個月,徐潔送給前夫的生日賀卡。她寫道:謝謝你給了一個女人有關家的希望,希望我們能夠相互包容,相濡以沫。當晚,前夫男朋友出現,徐潔撕毀了沒來及送出的賀卡。魯燕攝
一個被廣泛引用和認可的數據是,“中國處于性活躍期的男同性戀者有2000萬,其中80%會進入婚姻或已經在婚內,約有1600多萬女性嫁給了同性戀或雙性戀的男子。”在國內男同性戀研究專家、最早研究同妻的教授張北川看來,在男同性戀群體不被社會認知和接受的情況下,“男同進入婚姻勢必造成對女性權利的踐踏”。
在他針對男同的一項調查中,選擇進入婚姻的男同,絕大部分不會在婚前向妻子透露性取向。
一份歷時三年跟訪同妻群的社會學調查,也佐證了同妻的現實困境:“逾九成人遭遇過家庭暴力,三成人在婚姻中沒有性生活,但僅有三成人選擇離婚。”
艱難的自救
劉思琦沒有想到,那封發在男同論壇的遺書瀏覽量很快達幾百萬,還被評為某著名門戶網站的“十佳故事”,引發大量跟帖。
為了聯絡那些留言求助的“姐妹”,很少跟陌生人社交的她,在朋友的幫助下,建了同妻QQ群。
作為國內最早的同妻群,“很快幾百號人加進來”,人太多,以至于不得不建起更多的分群。
通過QQ群,劉思琦認識了有相同遭遇的心理醫生、律師、無業的農村婦女、教師……她們開始結成了彼此依靠的同盟,聯系也從線上來到了線下。
2009年3月底,中國首屆“同妻會”在山東省青島市召開。劉思琦見到了8位從各地趕來的同妻。
那是國內最早的同妻線下活動,研討會開了兩天,從訴苦開始。“大家戴著墨鏡來,臺上發言,臺下都在哭。”劉思琦和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她希望認識同性戀,也希望重新認識老公”。
等到同妻們哭完了,主辦方動員大家,想想怎樣行動。一場頭腦風暴下來,大家形成不少共識——要從哭泣自憐和網絡呻吟中走出,一起去幫助那些還不敢站出來的同妻爭取自身權利。
同樣是在這次會議上,同妻們打出了“同妻到我為止”的宣言。之后,它成為同妻網絡中流傳最廣的一句口號。
但現實困境讓她們體會到,自救并不是一句口號那么簡單。
為了孩子和丈夫10年的感情,劉思琦并沒有選擇離婚。她與丈夫達成一致,像親人一樣生活,互不干涉。
劉思琦算是幸運,她可以享有一份坦誠和平靜,而更多的同妻難以理順荊棘叢生的生活。“有的男同編造自己前列腺疾病的謊話騙同妻,還有的不但不親近妻子,甚至以口臭、淫蕩、有體味、不體諒丈夫等各種借口侮辱同妻,甚至還有的對同妻施暴。”“浪漫轉身同妻群”的群主王麗晶說。
王麗晶深知那些憤怒背后的苦澀,“對男同性戀的無知,加上心理備受摧殘,再加上孩子和經濟壓力的牽絆,同妻往往很難掙脫婚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