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日報“記者巡街”全媒體記者組再次出動,且帶上市民觀察員,直擊美蘭區海甸島海岸路步行街。" />
繼4月6日晚“記者巡街”曝光瓊山區板橋路臟亂差、車輛亂停放問題引起有關部門重視并開展整治后,4月13日晚,海口日報“記者巡街”全媒體記者組再次出動,且帶上市民觀察員,直擊美蘭區海甸島海岸路步行街。“巡街”發現電動車亂停放甚至在步行街左沖右竄、店鋪未落實“門前三包”、存在安全隱患、向排水道直排廢水亂扔垃圾等問題。(見海口網)
2015年7月31日,海口開展了“雙創”動員大會,至今已有八個來月,在這期間,“雙創”的宣傳未曾中斷,從街頭的24字核心價值觀、海口市民公約等宣傳,到店鋪的“門前三包”責任協議書和電動車“九不準”的交通法規,可謂吃穿住行面面俱到。即便如此,作為市民休閑聚集地的步行街仍然存在不少“臟亂差”的現象,讓人不禁質疑:都“雙創”了八個月還這樣?步行街咋成了“不行”街?
步行街的店鋪眾多繁雜,有關部門是否明確商鋪的區域規劃和管理責任?步行街的好地段往往會引來眾多商鋪魚貫而入,如果沒有明確的進入規定和區域規劃,云集的商鋪帶來的衛生、交通等方面的問題,也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不便和隱患,真到問題發生了又該由誰來負責呢?對商鋪引入前的把關和合理規劃,引入后的規范管理和責任落實,都很關鍵。而“門前三包”責任制度單靠一紙協議就能實現嗎?他山之石可攻玉,廈門海滄區何祥西路商業步行街的敞亮潔凈給了我們啟示:宣傳監督之外,還有“罰”出來的制度落實和頻繁巡查、嚴格整改帶來的明顯效果。
重罰之下必有乖覺和收斂,而“重賞”也能促進制度的落實和推廣。譬如在社區開展“隨手拍”曝光有獎活動,讓社區居民也參與到對步行街的監督隊伍中來,形成人人爭相參與的積極氛圍;對商鋪巡查后進行評比打分并公布成績,獎勵自覺落實者,激勵更多的店鋪“有樣學樣”地落實制度。
當步行街成了“不行動街”,我們除了“吐槽”,還可以一起尋找問題的根源,然后對癥下藥地采取措施,群策群力群參與,這樣才能還市民一個整齊干凈、逛得舒心的步行街!
?
?
相關鏈接:
海口首條鄉鎮步行街建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