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鐘元韜
周經錦是海口市龍華區高坡村人,退休后,他一心投入到鄉村的傳統文化建設事業上。2001年,已年近古稀的他被村民們推選為高坡村冼太夫人紀念館館長。十多年來,他不計報酬、樂于奉獻,籌資近百萬元,至2015年底,將年久失修、破爛不堪的廟宇修繕一新。不僅如此,他還組織村民前往廣東電白、高州、茂名及海口新坡、榮山、得勝沙,以及儋州寧濟廟等地參觀學習,開拓眼界。周經錦說:“冼夫人精神值得后代傳揚,我要把這個冼廟當做傳統文化的宣傳陣地,把冼夫人文化、孝文化好好發揚。”
記者來到高坡村冼太夫人紀念館,見到了周經錦,當時他正在整理高坡村革命烈士的名單。指著桌上的檔案,周經錦說:“這些烈士都是在解放戰爭時犧牲的,我跑了好多個地方,查了很多資料才將他們的信息搜集到手,我要把他們的事跡整理出來,展示在高坡村冼太夫人紀念館。”
周經錦回憶,2001年自己當上高坡村冼太夫人紀念館館長時,這座紀念館破破爛爛,房頂漏雨,館內地面全是紅土地,各種木制用具都吃了蟲,就連冼夫人像都放在搖搖晃晃的木板上。見到這樣的情況,周經錦心痛不已。“要知道,這座冼夫人廟是乾隆時期就存在了,1927年就是在這里成立了高坡村黨支部,所以說這里既是宣傳冼夫人文化的陣地,也是高坡村革命的搖籃。”周經錦說,他自那時起就下定決心,不但要將這座冼夫人廟重新修繕,還要讓這里成為宣傳鄉村傳統文化的宣傳陣地。在他的帶領下,冼太夫人紀念館已順利完成第一個六年計劃,籌資近百萬元,至2015年底,將年久失修、破爛不堪的廟宇修繕一新。
不僅如此,為了增加高坡村冼太夫人紀念館的文化內涵,2014年,周經錦在館堂里開辟“冼夫人生平功績展”,展出圖文20幀,用鏡屏裝幀。2016年2月,周經錦與海口市冼夫人文化學會和市群眾藝術館聯系,得到兩單位的支持,在高坡冼太夫人紀念館內展出贊頌冼夫人的詩詞對聯書法50幅。
幾年來,周經錦四處募捐,用捐款在廟前廣場新建了冼夫人騎馬雕像、石龜池等設施,在廣場周邊建碑林,冼夫人頌詩詞楹聯書法石雕碑壁,彩繪冼夫人率軍登陸海南設置崖州、出征平亂、凱旋歸來的畫幅,增加了冼夫人精神的宣傳畫,以及村史紅色革命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宣傳欄。自2004年起,廟前廣場連續被列為“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分會場。
此外,周經錦還組織村民代表前往廣東電白、高州、茂名及海口新坡、榮山、得勝沙,以及儋州寧濟廟等地參觀學習,開拓眼界。每年春節前夕,他還帶領冼夫人紀念館一班人,給村中60歲以上的老人送壽面、年果,弘揚敬老愛老的孝德精神。
周經錦告訴記者,自己參加工作后,由于事務繁忙,很少關注到村里建設發展,退休后很想為村里的文化事業多做一些事。“我是一名老黨員,也是冼夫人學會的成員,我有義務將冼夫人的精神向后代傳揚。”周經錦說,下一步他還要搜集新的鄉村“24孝”故事,展示在冼太夫人紀念館,弘揚孝文化。
海口網4月18日訊
?
?
?
相關鏈接:
川師案嫌犯母親:兒子曾自殺兩次 等精神鑒定結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