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校區毗鄰化工廠污染修復地塊,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數百名在校學生接連出現身體不良反應甚至疾病,引發社會各界關注。新華社記者初步調查發現,當地相關部門對污染地塊修復過程管理不善,是引發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
記者調查發現,盡管該校選址建設前的環評報告已警示,投入使用時要防范污染地塊修復帶來的影響,但學校選址建設和地塊修復同步進行,相關部門對可能造成的污染重視不夠。原本應在學校開學前完成的污染地塊修復意外延期,但該校的搬遷計劃沒有進行調整,照常投入使用。在修復過程中,施工方未按規定封閉操作,卻沒有相關部門出面及時制止。
環境就是民生。如果相關部門不能及時處置環境污染風險,不能有效回應環境方面的民生關切,在環境高風險項目監管和處置上出現遲滯和缺位,就容易導致“生態赤字”禍害民生。
要實現更有質量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因此,從環保理念出發去認識和處理問題,應當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一種“行政自覺”。
入于心,見于行。環保工作的實效最終要體現在政府部門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力度上。環境治理不僅包括努力減少環境污染的增量,還要著力削減環境污染的存量。任何部門都不能對環境風險掉以輕心。
環境是我們生存發展的基礎,是不能繞過的發展門檻。環境出了問題,沒有人能夠幸免。因此,絕不能以“生態赤字”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更不能在經濟發展之后對“生態赤字”視而不見。希望相關部門能對當地“生態赤字”查漏補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