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幾家大型銀行陸續披露了一季度財報。從季報上看,大型銀行的經營仍然穩健,利潤保持正增長,不良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同時有些人對幾家銀行撥備覆蓋率降到了150%的監管要求之下表示擔憂,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沒有必要的。相反,正是由于之前堅持了較高的撥備要求,為經濟增速換檔和結構調整中金融風險的控制與處置準備了充足的“余糧”,使銀行更有條件應對當前的經營壓力。
首先,撥備覆蓋率是重要的逆周期監管工具,其核心意義正是“以豐補歉”。在宏觀經濟上行、銀行利潤增長較快時期,商業銀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儲備足夠的財務資源。在當前宏觀經濟增速換檔、下行壓力加大和銀行業信貸風險增大的形勢下,則可以發揮撥備覆蓋率逆周期金融監管作用,幫助商業銀行加快處置不良貸款,保持金融穩定,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再者,目前我國銀行的撥備仍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從季報上看,幾家大型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40%以上,這在全球銀行業中是一個很高的撥備水平。也就是說,對于每100元的不良貸款,銀行準備了140多元錢來處置,不僅能完全覆蓋而且還有不少富余。在國際上,除中國四大銀行之外,2015年全球最主要的十家大型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平均值是70%左右,比如匯豐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是40.22%,富國銀行是90.15%,都遠遠低于中國大型銀行的撥備水平。
總體而言,在經濟增長放緩、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銀行不良貸款呈現一定程度的上升是必然現象,利用撥備加快處置不良資產正是銀行穩健經營的表現。從當前來看,在企業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的過程中,在處置“僵尸企業”的過程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會持續承壓。但是也應該充分認識到,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具有巨大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而且經濟發展傳統動能的改造提升與新動能培育成效正在日益顯現。同時,我國銀行業的利潤、撥備、資本狀況較好,損失吸收能力較強,對于保持資產質量的穩定也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
?
?
?
相關鏈接:
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年報收官? 解讀"四大關鍵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