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市發生的“滴滴快車”司機在載客時自慰一事,讓人對網絡約車多了一分擔憂和疑慮。“滴滴出行”公司如何嚴格審查司機信息,保障乘客的安全?對此,該公司拒透露司機信息審核的途徑。南海網網記者親身體驗注冊成為滴滴快車司機發現,其審核機制仍存在漏洞。作為主管部門的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現行法律,私家車未經許可有償載客屬于非法營運,但國家將出臺法律法規,填補網約出租車監管的法律空白,海口也在著手草擬網約出租車相關管理辦法。
針對“自慰門”事件,滴滴公司反應不可謂不迅速,說辭不可謂不嚴謹,可是,近期網絡約車事故頻頻出現,就在海口司機“自慰門”事件之后,深圳發生24歲女教師搭載滴滴順風車遭劫殺案件,不得不讓人對滴滴的說辭產生懷疑。
其一,滴滴公司稱會“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司機的追蹤監管,可是,“自慰門”事件發生之后,為何一直沒有聯系上這位司機?是滴滴公司“追蹤”不到這位司機,還是不愿意追蹤?或者,咱們退一步說,就算滴滴公司真的“追蹤”不到、聯系不上這位司機,滴滴公司還有采取別的行動嗎?聯系不上怎么辦?報警了嗎?反而拿出所謂“未征得當事人同意無法透露”的理由回應記者,輕慢記者采訪權,漠視受害者權益,無視社會公眾焦慮。失聯的色狼司機,已然讓滴滴公司所謂“安全保障”的說辭不攻自破。
其二,滴滴公司所謂的“嚴格準入制度”,究竟嚴格到什么地步呢?記者親身體驗注冊滴滴快車司機,僅幾個小時就獲得通過。滴滴平臺沒有任何人與記者進行電話、視頻交流,作進一步核實。單從司機是否吸毒、犯罪來說,公安機關尚且無法完全掌握,滴滴僅需幾個小時就能進行信息篩查辨別嗎?難道其有著比警方系統更為強大的數據庫?還是其有著一雙堪比齊天大圣的火眼金睛?
最后,筆者想問下交通主管部門,對“自慰門”的滴滴司機如何處理?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私家車未經許可有償載客屬于非法營運,查實后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責令該名司機停止經營并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既是有法可依,為何不依法執法?請拿出實際行動來,果斷對“自慰門”司機進行調查和司法追究,別是光有說法不見行動,任由網絡約車“野蠻”成長。
作為網絡約車的一個品牌,滴滴承載著互聯網帶動傳統出租車行業發展的期望,也承載著社會大眾對“互聯網+”產業的期待。遺憾的是,滴滴顯然未能讀懂各界的期待,在管理上不僅松懈玩忽,更秉持著一種傲慢的姿態,真不知其怎好意思忝列網絡約車新潮流行列?(肖時平)
?
?
?
相關鏈接:
海口滴滴打車還潛伏有多少"問題司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