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亂充電引發火災現場。(海口消防提供)
藍天路街頭,多家快速充電站私拉亂接。 記者 光明 攝
海口網5月9日消息(記者光明)海口有多少輛電動車?近日海口市召開的綜合交通調查成果新聞發布會提供的數據是:至去年11月底達到51.8萬輛,近兩年年均增速為8-10萬輛,戶均擁有0.9輛助動車。
調查同時顯示,海口居民電動自行車出行方式占34.9%。
當電動車大量進入百姓生活,如何充電成了一個很現實問題。為了免除搬運沉重電池的勞累,不少車主和物業選擇自行拉扯電線充電,雖然帶來了充電的便利,但也埋下了安全隱患。在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停放充電造成火災已呈高發、多發態勢。
海口市公安消防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至今年3月24日,海口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電動車火災25起,造成1人死亡,8人受傷,占總死、傷人數的絕大多數,分別占100%和88.9%。
這一現象也引起了市委主要領導的重視。如何遏制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電動車火災隱患?采訪中,大家普遍認為,在持續對全市群租樓、居民小區等電動車存放場所消防安全加大整治,提升民眾安全意識的同時,應鼓勵建設電動車集中存放點,沒有條件進行集中存放的要督促業主安裝簡易消防設施,增設逃生口,因地制宜探索經驗做法,逐步全面推廣。
現場目擊
電動車充電存隱患
“今年3月底,市政府對全市群租樓、居民小區等電動車存放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進行再部署,取得了明顯成效。”記者從海口市公安消防部門了解到,我市電動車充電亂象有改觀,但隱患仍存。
5月7日,海南電網公司海口供電局營銷部稽查中心負責人馮剛,帶領4名檢修人員,來到海口幾家小區,例行排查安全用電隱患。記者隨同檢查時發現,小區普遍存在私拉亂接、露天充電、消防配備不到位等不安全的電動車充電現象。
現象
消防通道被堵,延誤救火時間
在金盤海馬花園小區,雖然小區也建有專門電動車停車棚,但是很多住戶私拉電線,把電動車停放在小區樓道內給電動車充電,堵塞了樓道的安全出口。
違規將電動車停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首層門廳充電、停放的,在海口很多小區也普遍存在。記者隨馮剛和檢修人員來到藍天路名門廣場北區,這里雖然也設置了電動車停車棚,但由于電動車太多,很多電動車都露天停放路邊。東邊的停車棚放置了幾十部電動車,但卻沒有與小區直通的路口。
現象
電動車棚不夠用,私拉亂接存隱患
同樣在名門廣場北區,記者看到現場只有東邊一個停車棚,這里停了40多輛電動車,安裝的臨時充電插座正在給棚內的電動車充電。在車棚外邊,露天停放的車也有20多輛,從車棚里接出去的電線連著的插座放在地上,沒有任何保護地給多輛電動車充電。而在西邊一側,幾十輛電動車則直接停在樹下,從屋內拉出的電線,正在給部分電動車充電。
在位于龍舌坡417大院里,省海外經貿住宅樓一棟下面,多位住戶直接從自家的窗戶下吊電線,用塑料袋包下電插座,就給停在樓下的電動車充電。
現象
電源不匹配,消防配備不到位
在名門廣場北區,馮剛等檢查發現,這里的充電電源根本不匹配,物業存在大量違規用電地方,甚至存在用電話線當電線在用現象。檢查人員發現,物業安裝在墻壁上的插座多數沒標注廠家。充電棚破舊存在漏水現象,導致部分插座已起火燒黑。整個線路架設十分凌亂,而且電線沒有用專門套管保護。甚至本來至少要用6平方的電線,現場用的電線1平方,安全隱患極大。不僅如此,現場沒發現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在龍舌坡417大院里,電力檢修人員發現,這里的電線和插座多數掛在棚子下面,象一個個輸液瓶,有的一個接了五六個接頭,而電線卻很細。現場放了幾十輛電動車,卻沒有發現簡易噴淋裝置、滅火器材等消防設施。
馮剛介紹,由于電動車充電多為用戶產權內部線路充電,轄區供電所在日常用電檢查工作中,一旦發現這種私拉亂接充電現象,都會要求整改和給予安全技術指導。由于屬于用戶內部線路且屬于社會普遍現象,自去年7月底海口開展“雙創”工作以來,他們更加大了這方面的安全檢查,同時加大用電安全宣傳力度。
案件回放
去年全市發生電動車火災25起
“自2015年至今年3月24日,我市共發生火災519起,死亡1人,受傷9人,直接經濟損失752.9萬元,過火面積近10萬平方米。”記者從海口市公安消防部門了解到,其中我市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電動車火災25起,造成1人死亡,8人受傷,占總死、傷人數的絕大多數,分別占100%和88.9%。
去年10月18日凌晨4時許,瓊山區高登街高登二里96號群租樓發生電動車火災,造成4受重傷,36名群眾被火災圍困。海口消防支隊接到報警第一時間調派2個中隊、7輛消防車、31名官兵趕赴現場撲救。搜救小組先后營救樓內住戶36人,5時5分明火被撲救。
去年10月21日,龍華區濱濂新村一群租樓內電動車在充電過程中發生火災,造成1人死亡。據了解,當天晚上22時12分,海口消防支隊119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稱位于龍華區濱濂南四隊新村一棟民房的一樓電動車著火,樓上有多人被困。接到報警后,海口消防官兵從火場疏散、營救被困群眾22人,1人不幸身亡(為一名23歲的男性租戶)。
今年1月3日美蘭區海甸島德利路德利新村電動車棚內發生電動車火災,燒毀97輛電動車;今年3月13日美蘭區中賢村廉租房小區發生電動車火災,消防部隊營救疏散被困群眾140余人。
3月11日,道客村一群租樓發生電動車火災,就造成了4人受傷,消防部隊營救疏散被困群眾50余人。
3月17日,龍華區友誼路2號居民小區發生電動車火災,造成14輛電動車被燒毀,消防部隊營救疏散被困群眾19人。
3月24日,秀英區秀華路新建街5巷南88號一群租樓內發生電動車火災,消防部隊營救疏散被困群眾15人。
海口市公安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停放充電造成火災已呈高發、多發態勢。近年來,連續發生多起有大量人員被困的火災,并造成多人受傷,該類火災已嚴重威脅我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原因分析
私拉亂接長時間充電人為改裝
“從以往發生的火災發生原因分析,目前我市電動車火災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充電過熱、人為改裝、產品質量不合格和私拉亂接電線等。”記者從海口市公安消防部門了解到,其中長時間充電過熱危害很大。
據介紹,由于長時間充電造成電動車自身電氣線路短路、充電器線路超過負荷、電動車電池故障爆炸起火。海口發生2起電動車傷亡人火災事故均發生在長時間充電過程中,有些充電超過8個小時。
人為擅自拆改電動車內部裝置,也存在火災隱患。如更換大功率電瓶,充電器卻沒有更換,造成配件不匹配,導致充電器發熱引發短路造成火災。
電動車本身質量問題,也容易引發火災。個別生產企業選用劣質的零配件進行組裝,導致電動車在充電過程引起線路短路起火或電池發熱爆炸引發火災。電動車進行充電時,電氣線路私拉亂接,選型不正確,選用導線線徑過小,未安裝短路保護裝置等造成充電線路,也會發熱引起火災。
市公安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火災造成危害原因進行分析,我市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存在以下四個突出問題:一是電動車違規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首層門廳充電、停放電動車;二是安裝了影響人員疏散和滅火救援的防盜網;三是消防設施、器材配置、配備不到位;四是群租樓的業主和居民小區物業管理企業消防安全責任不落實,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逃生自救能力不足。這些問題長期存在,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一旦發生火災,極易發生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
據介紹,電動車發生火災,多數是夜間起火,不容易逃生。
疏散通道不暢通,易造成傷亡。我市大部分群租樓僅設置一個疏散樓梯,安裝了防盜網,一些業主為了防盜往往又將通往屋頂的疏散門鎖閉。當火災發生后將造成被困群眾無路可逃,極易導致大量的人員傷亡;
有毒熱煙氣,容易造成人員中毒傷亡。電動車車架、座墊、護腳板、燈具等大量采用高分子易燃材料制作,這些材料燃燒后產生一氧化碳、等有毒熱煙氣。據統計,火災中死亡的人約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氣體中毒而致死的;
群眾消防安全意識不高,缺乏逃生技能,易造成傷亡。電動車的使用者大部分都是低收入人群和外來務工人員,這些群眾消防安全意識不高,缺乏疏散逃生技能和自救常識,發生火災盲目逃生、試圖強行穿越起火區逃生,易造成中毒死亡。
解決之道
建集中存放點 科技手段防控火災
為預防和減少電動車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人民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全面落實排查整治、宣傳培訓、試點推進措施,推動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電動車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3月25日,海口市政府專門組織召開海口市深入開展遏制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電動車火災專項整治部署會,隨后市政府專門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遏制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電動車火災專項整治的通知》。全面提升了電動車消防安全常識普及率和覆蓋率,強化滅火演練,提升快速處置能力。
我市還購買了4000個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積極推動轄區內群租樓、出租屋等場所進行安裝使用。共排查出租屋、群租樓出租屋2289家,發現火災隱患7211處,整改火災隱患5373處。
我市還提出,要建立電動車集中存放點。要求各區推動鄉鎮、街道、社區,村(居)委會和業主、物業服務公司,在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建設電動車集中存放點。鼓勵各單位將集中存放點設在室外,并應遠離居民住宅,采用不燃材料建造,設置一座一充、智能斷電、過熱保護等智能充電裝置,點內應合理設置防火分隔設施,電氣電路敷設應符合技術標準,同時制定管理辦法,確定專人管理、巡查。
利用技防手段提高火災防控能力。對沒有條件進行集中存放的群租樓、居民小區等,要督促業主采取安裝簡易噴淋、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等簡易消防設施,增設窗戶、陽臺金屬防盜網逃生口,在樓頂平臺及各層逃生窗口處配置逃生緩降器等技防手段增強群租樓、居民小區等場所的火災防控能力,提高人員自救逃生能力。
公安機關派出所將研究、解決因門禁系統在火災時斷電無法打開,造成人員被困問題。各區要在前期推廣整治試點的基礎上,總結好的做法,責成每個鎮(街道)務必在群租樓集中的區域和電動車停放、充電管理較差的居民小區開展整治和規范管理試點,因地制宜探索經驗做法,逐步全面推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