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12日消息(記者黎光 通訊員王媛)“顧書記,請盡快幫助修一條能進大貨車的道路,否則建材無法進工地。”今年3月24日,海口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顧剛的微信群接到康迪電動汽車負責人發來的信息。顧剛立即批示給高新發控公司董事長焦任翔,要求馬上就辦、著手處理。很快,一條能供施工車輛行駛的道路就專門為康迪項目修好了。5月8日,在高新區美安科技新城康迪工地看到,項目建設正在緊張進行,汽車組裝車間初具規模。
小微信群辦大事
沒有請客吃飯、沒有見面討論扯皮,一切都是在公開微信群里解決的——康迪公司董事長胡曉明又一次體驗到高新區辦事的快捷高效。胡董事長說,此前,康迪項目享受到高新區的極簡審批,從進入園區到開工建設,僅用了不到45天時間,彰顯了“海南速度”和“海南精神”;在建設中,高新區的微信群工作法給企業帶來了方便,延續了極簡審批給企業的服務承諾。
高新區云龍產業園為本地一些企業的技術改造、轉型升級、擴大產能提供了一個平臺,其每畝土地投入產出標準只比美安稍低,但是服務標準并不低。近半年來,復制美安科技新城的“極簡審批+微信群”工作法,云龍產業園的項目對接、落地、動工也走上了快車道。
多建群只為駐地企業
“我是多個群的‘群主’了。建立工作微信群,交流速度快,有利于已投產項目、在建項目解決問題,促成洽談項目簽約落地。”5月4日上午,顧剛打開自己的平板電腦一邊翻閱一邊說,幾乎每個在建、洽談項目,他都建了一個群。美安項目群、獅子嶺項目群、云龍產業園群、康迪項目群,數一數他的手機中微信工作群,至少有40多個。
隨便打開一個群,解決問題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家企業今年4月12日遞交文件,半個月沒有得到明確答復,企業負責人在群中發信說了這事。上午11時半發的,下午4時半就解決了。今年4月12日,聯眾公司總經理與顧剛洽談合作,14日上午10時他們建立了工作微信群,當天下午,聯眾就在高新區成功注冊海南體川文化服務有限公司。今年4月30日,從事藥業研發的臺灣大開資訊企業考察團12時30分與高新區領導洽談,12時47分就建了一個群,確保雙方的交流不中斷,增強項目簽約落地的可能性。
“有事咱們群里說”
“高效的極簡審批、高效的微信群服務,是高新區提倡的極簡工作方式。”高新區規劃建設局負責人介紹,海口高新區的微信工作平臺,大致分為已投產項目群、在建項目群、洽談項目群。目的是能用微信辦的事,企業不要上門見面就能把事情辦好、把問題解決,以節省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每個群中除了相關企業負責人外,還有高新區領導、部門負責人、辦事人員,企業提出的問題在群中公開,什么時間提出、什么時間領導批示、什么時間辦結,一目了然。“這樣等于把為企業辦事置于大家的監督之下,沒有任何借口拖延或暗箱操作的空間。”
“有事咱們群里說。”顧剛表示,海口高新區天天都是百日大會戰,區領導提倡與企業家少見面、多辦事,有事情微信群里談,提高辦事效率。
?
?
相關鏈接:
海口高新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藥企擴建研發成重頭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