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歲的梁阿姨上周五前往銀行辦業務,因為身體不適失禁。在一名路人的幫助下,她最終坐上警車返回家中。銀行的負責人解釋,如果遇到客人內急借廁所,有的銀行是可以借廁所的。然而,由于這家支行硬件設施相對陳舊,廁所設置在“現金區”內,非員工不能進入。(5月12日《廣州日報 》)
到銀行辦業務,難免會遭遇“方便”問題,然而,基本上銀行是不提供公共廁所的,因此,也就有了老人的尷尬。其實,類似梁阿姨的情況已經出現過不少。據報道,武漢也有一位老人在銀行無奈尿褲子。
銀行不是沒有公廁,不過多是為員工服務,客戶是進不去的。當然,那些VIP客戶可能會除外。銀行解釋說,廁所設置在“現金區”,不方便老人進去,這是為了安全考慮,但畢竟面對的是 82歲的老人,只要銀行派一個員工陪同,基本上就解決了安全問題,又能夠解決老人的難題,可事實上,銀行卻無動于衷,讓老人獨自外出找公廁,結果可想而知,幸虧有好心的路人幫助,最終坐上警車返回家中,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雖然沒有相關規定“強迫”銀行提供公廁。但銀行從提高服務水準的角度看,也應該幫助解決客戶的“方便”問題。本身,將公廁設置在“現金區”,只為員工服務,這種格局就太陳舊,早該改正。雖然當事銀行硬件設施太陳舊,可有些銀行卻是新造的,同樣也是將公廁建在“現金區”,同樣也只為員工服務,這顯然是服務理念陳舊之過。
客戶來銀行辦業務,銀行就應該提供公廁。在我看來,一種解決路徑是提供公廁,將只提供員工的公廁所延伸到客戶身上,如果是因為安全問題,則可以將公廁隔離出來,增加防范措施,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另一種解決路徑是借助周圍設施。如果遇到客戶是老人的,銀行要做好引路工作,應該親自陪同。現在銀行都配有保安,基本上有好幾個,派出一個保安陪同應該不難。
事后,銀行承認,工作人員在處理此事上的確有做得不恰當的地方。面對這樣一位急需幫助的老人,應該更多給予一些關懷,協助老人去找衛生間,幫她處理身上的穢物,事后大堂經理也向老人致歉,坦言自己考慮不周。顯然,事情僅止于此,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類似的事情估計還會出現。因此,有必要出臺規定,銀行有義務為客戶解決“方便”問題。對于老人,銀行要給老人提供陪伴、指引等服務。這要成“服務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