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內華達州的沙漠中,一項短短數秒鐘的測試引爆了人們的好奇心——美國超回路1號(Hyperloop One)公司成功完成超高速管道運輸系統的測試。這種被稱為“超級高鐵”的運輸系統,從零加速到時速96公里只需一秒鐘,理論最高時速可達1200公里。這次測試讓人們看到了交通迎來“音速時代”的希望,不過,“超級高鐵”從實驗室來到人們身邊還有多遠?
【何為“超級高鐵”】
超級高鐵是一種以“真空管道運輸”為理論核心設計的交通工具,此概念最初由特斯拉公司(Tesla)創辦人、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在2013年提出。
根據馬斯克的初始方案,這一系統由雙向管道和運輸艙組成:管道空氣抽空達到真空狀態,膠囊形態的運輸艙在管道中通過磁鐵或電力實現動力加速。由于沒有空氣阻力,理論上,運輸艙的時速將達1200公里,這一速度接近音速,與民航客機的最高飛行速度相當。
5月11日超回路1號公司展示的金屬測試裝置,沿鐵軌從零加速到時速96公里只需一秒鐘。公司首席執行官勞埃德在測試成功后信心滿滿地表示,今年內將進行完整的全系統測試。
目前,“超級高鐵”項目有包括SpaceX等多家公司參與研究開發,其中進度最快的就是此次進行測試的“超回路1號”公司。
時速接近音速的高鐵,對普通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從北京到上海的公路為1262公里,即使是乘坐高鐵也要近5個小時;舊金山到洛杉磯開車需要約6小時,“超級高鐵”之旅從北京到上海只需1小時,從舊金山到洛杉磯只需35分鐘,真正讓人感受到什么是“天涯若比鄰”。
【“超級高鐵”靠譜嗎】
超回路1號公司表示,該公司將在2019年利用超高速運輸系統來運載貨物,在2021年讓乘客安全乘搭“超回路”列車。據稱,和其他高鐵項目相比,這個運輸系統更快、更有效,其造價也更低。
從步行到馬車,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從地面到天空、海底,數百年來人類的交通方式發生了前人難以想象的變化。乘客又能否適應如此高速的列車呢?超回路1號公司稱,乘坐列車的乘客并不會感受到加速,因為加速是逐漸進行的。
據路透社報道,此系統最初可能應用于港口,代替卡車和火車在船舶和工廠間運送貨物。
與公眾的好奇和期待不同,大多數專業人士對“超級高鐵”持謹慎和質疑態度。有專家表示,能否實現上述設想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很多其他因素。例如可否經濟實用地為這一運輸系統持續提供電力,如何保障行駛安全和管道真空,在制造成本方面是否能與現有高鐵競爭,以及這種超高速運輸系統未來適合在哪些地域運輸,市場規模如何等。
《華爾街日報》則指出,“超級高鐵”不僅面臨技術問題——從測試到投入商業運營,中間差一條巨大的鴻溝;同時,它也遠遠不像宣揚的那樣“低成本”。馬斯克曾表示,修建一條從洛杉磯到舊金山的“超級高鐵”將耗資600多億美元,但實際成本要大得多。
【人類能否享受“音速交通”?】
如今地面上“超級高鐵”初步測試成功,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美國就已經對一項更為炫酷的空中交通構想——空天飛機展開了研究。
空天飛機是航空航天飛機的簡稱。目前,普通民航客機的最大時速約為1000公里,空天飛機的速度可以達到普通客機的十幾倍以上。自由穿梭于大氣層內外的空天飛機,可以讓紐約到北京間的飛行距離縮短到短短半小時。
2010年,美國空天飛機X-37B首次試飛成功,設想正逐漸走向現實。天上有“空天飛機”,地面有“超級高鐵”,人類的交通運輸業能否迎來劃時代的革命呢?也許,十幾年前協和客機的命運能夠為人們做一個參考。
1976年投入運營的協和客機是人類歷史上首個真正突破音速限制的商用客機。1996年2月7日,協和式飛機從倫敦飛抵紐約僅耗時2小時52分鐘59秒,創下了客機飛行最快紀錄。
然而,超音速客機的各項成本太高:從研發成本看,協和客機要售出至少64架才能保本,結果只賣出十幾架;從燃油效率上看,協和飛機每位乘客百公里油耗是16.6 升,波音747-400是2.6升;協和飛機飛行12000小時后,需要進行為期十個月的大修,每次費用達到一千萬美元。再加上唯一一次空難影響,到2003年協和客機就停止了飛行。
協和客機是截至目前人類唯一投入商用的超音速交通工具。協和客機的技術無疑也是劃時代的,但它同樣是技術進步為商業利益讓位的典型案例。對于“超級高鐵”和“空天飛機”來說,它們的研發者也必須考慮到相同的問題。從實驗成功到人類真正享受到技術進步的成果,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