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下午,海口開展了聲勢浩大的2016年愛國衛生義務勞動,市四套班子領導率全市各級干部職工、駐區軍警部隊官兵及近萬名身著紅色帽子和馬甲的志愿者一起走進醫院、小區、背街小巷,動手清掃衛生。此次活動旨在為海口市民創造良好衛生環境,以優異成績迎接省病媒生物防制專項考評和創衛技術評估。(5月15日新華網)
每當掃大街與領導扯上關系,總是質疑聲不斷,引發輿論場的騷動。它之所以能撥動公眾的神經,就在于其本身存在的爭議性。同樣的舉動,有人理解為這是一種以身作則,能夠以領導的垂范作用,倡導良好的城市文明習慣;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作秀,如此大規模的大掃除,形式大于作用。盡管兩種觀點都能自圓其說,但遺憾在于,面對近年來出現的領導掃大街行為,此起彼伏的質疑聲將另一種聲音淹沒。這種現象可能導致的后果是,在可畏的人言面前,官員、領導再有類似舉動,就會再三忖度,這對其執行力有百害而無一利。
眾所周知,海口是遠近聞名的旅游城市,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絡繹不絕。對于游客來講,干凈整潔的市容市貌是其衡量這座城市的第一觀感,同時也是增加其獲得感,讓其旅游舒暢的首要保障。鑒于此,海口將城市環境衛生提到戰略高度,并開展聲勢浩大的愛國衛生義務勞動,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它既符合城市實情,又與海口當前中心工作密切相關。
對于一座城市來講,我們不能武斷地把一次事關城市良性發展的大型活動視為作秀或形式主義。從此次海口市四套班子領導率領近萬名“紅馬甲”上街大掃除的效果來看,共清除垃圾1170.3噸,清掃面積389705平方米。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此次活動是相當有成效的,而且,通過集中清理行動,也能讓市民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有那么多垃圾,從而讓更多人“精神不變、意志不退、力度不減”地投入到捍衛城市衛生環境中來。因此,面對領導掃大街行動,不管是媒體,還是公眾,都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為其營造向善的輿論環境,充分激發領導深入基層、帶頭垂范的積極性和活力。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領導干部和地方官員,干不干事、為誰干事、怎么干事,都逃不出群眾的視野。老百姓有權評判領導干部做事的對錯善惡,但由于對信息的獲取不全面或其他原因,有些言論未必客觀公允。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領導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以公允為民之心,避免被一些網友不夠客觀的習慣性質疑所影響,這無論是對城市還是市民,都是件幸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