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抓住主攻方向是關鍵。5月16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1月18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一、區分有效供給與無效供給
馬克思曾指出:“要給需求與供給這兩個概念下一般的定義,真正的困難在于它們好象只是同義的反復。”從經濟學一般意義上講,供給是由生產部門在一定價格下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但我們不能離開需求來談供給,只有將供給和需求聯系起來考慮,才能作出有意義的表述。需求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購買力,是一種用貨幣來表現的購買力,也相對容易衡量。而供給則較復雜,供給既是一種產品的供給、服務的供給,又是一種價值的供給。
理想需求與理想供給。實現充分就業時的社會總需求叫做理想的社會總需求,把與此對應的社會總供給稱做理想的社會總供給。該狀態所對應的商品需求就是商品的理想需求,與商品的理想需求相對應的商品供給就叫商品的理想供給。
有效供給與無效供給。商品的價值能得以實現的供給稱為有效供給;有效供給如果低于商品的理想供給可稱作有效供給不足。超過有效供給以上的那部分供給稱為無效供給,它包括有效供給與商品的理想供給的差額,還包括超過理想供給以上的那部分供給。如果我們把有效供給與商品的理想供給的差額部分叫做無效供給I,而把超過商品的理想供給的那部分供給稱做無效供給II,那么,無效供給I主要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而無效供給II則是由供給本身的不當造成的。習近平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因此,中國目前的無效供給是由于供給本身的不當造成的,屬于無效供給II。
圖為: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二、減少無效供給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減少無效供給,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減法”,才能掃清經濟社會發展路上的障礙,為增加有效供給、促進產業良性發展騰出更多空間。
減少無效供給首先需要去產能。據國務院2013年10月發布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披露,2012年底,我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73.7%,71.9%,73.1%和75%,低于國際通常水平。工業和信息化部2013年12月發布的《中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報告》顯示,6萬余戶大中型企業產能利用率平均低于80%,產能過剩從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向風電、光伏、碳纖維等新興行業擴展,部分行業產能利用率不到75%。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6年五大任務,其中去產能是重點之一。會議指出:“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要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體系,因地制宜、分類有序處置,妥善處理保持社會穩定和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關系。要依法為實施市場化破產程序創造條件,加快破產清算案件審理。要提出和落實財稅支持、不良資產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生活保障以及專項獎補等政策,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兼并重組。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要嚴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產能過剩。”
減少無效供給還需要去庫存。去庫存也是2016年五大任務之一。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化解房地產庫存。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