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副總設計師周依林(左三)與工作人員在量子衛星旁忙碌。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預計于2016年7月發射,這既是中國大陸首個、更是世界首個量子衛星,發射成功后將可以實現全球化的量子保密通信。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總設計師朱振才(右四)、副總設計師周依林(左四)與工作人員在量子衛星旁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量子保密通信上海總控中心內,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主任潘建偉院士演示實用化量子通信產品進行遠距離保密通話。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拍攝的量子衛星的星上單機。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總設計師朱振才介紹量子衛星上的量子糾纏源,這是衛星上最重要的單機之一,主要負責產生糾纏光子。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量子保密通信上海總控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工作。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內的量子模擬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超冷原子光晶格平臺的激光伺服系統。該平臺可以人工操縱冷原子的量子狀態,從而模擬一些難以操縱的、復雜物理系統的機制。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拍攝的量子衛星總裝廠房。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