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2016-05/31/1cceb24995ce68cdcf5ca45134e8fa4b.jpg)
《憤怒的小鳥》出色地證明“單身狗”的存在不僅可以給秀恩愛的情侶帶來歡笑,而且可以拯救世界,成為大英雄。高潮時的“奪蛋大戰”放在了綠豬們儀式化的煮蛋時刻,貌似一切都是吃貨惹的禍,然而深究一下就引發種種解讀。
個人認為,《憤怒的小鳥》更大程度上確實是一個殖民與反殖民的絕佳文本,隱喻政治格局則略顯牽強。當然,廣開腦洞無可厚非。豬豬島帝國作為一個人口急劇膨脹的國度,國民毫無節制的貪欲和吃貨本性,導致它們不得不憑借先
進的航海技術去域外尋求新的食物,這也就成了粗暴式殖民掠奪的直接原因。貴族綠豬們日益增長的飲食需求和生活資料日益匱乏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國王萊昂納多親自披掛上陣,開啟了新一輪征服。與世隔絕的第三世界小鳥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自然是心花怒放,毫無抵抗力。資本的嗜血本性讓原本與世隔絕的小島迅速淪為原材料生產地,“鳥蛋”作為一種稀缺資源,毫不費力地被綠豬們偷走了。
歷史上文明的傳播歷來伴隨著殺戮與撻伐,綠豬入侵在破壞小鳥島社會生態的同時無疑也帶來了現代文明的火種。這座海濱小島像極了佛羅倫薩航海家安東尼奧跟隨麥哲倫環球航行時發現的南美洲,兼具著傳奇與荒誕。它曾經創造過輝煌卻又因為閉塞保守一度中斷。說不定這座小鳥島會誕生一位小鳥版的“馬爾克斯”,面對綠豬入侵和無休止的“奪蛋大戰”,它也許會寫下屬于自己民族的《百年孤獨》。
說回到《憤怒的小鳥》,大電影的音樂設計沿襲了這幾年復古潮流,《銀河護衛隊》《火星救援》也是同樣的做法,在保留游戲主題音樂的同時,加入了大量流行音樂,不同的節奏配合不同場景的表意,讓幽默包袱和視覺刺激得以最大化呈現。這也許是導演個人懷舊的抒發,但確實效果非凡。鄉村布魯斯、金屬搖滾、復古流行、迷幻電子、時尚說唱、多元的曲風讓觀眾猶如身臨演唱會現場,在欣賞滿屏幕的萌寵時也獲得一次豪華聽覺大餐。片尾曲IWillSurvive一曲雙關,將全片推向高潮,豬豬島勢必東山再起,新一輪“奪蛋大戰”的好戲又要開始了。
?
?
相關鏈接:
內地票房:憤怒的小鳥奪冠 其余表現平平《憤怒的小鳥》粗口有點多,孩子看嗨家長很著急北美票房:《憤怒的小鳥》擠下“美隊3”飛上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