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建立統一的食品追溯平臺,開始對超市劃分ABCD信用等級。市民平時想了解餐館的衛生狀況,可以參照墻上的“哭臉笑臉”標志。今后,上海市民去超市購物前,也可以參照ABCD的信用評級決定是否光顧。(6月4日央廣網)
上海把原來各個追溯體系、流通環節整合在一起,要求全市各大超市率先開始,連鎖超市帶頭,再到中小超市,包括菜場和農貿市場。建立統一的追溯體系,將信息上傳,根據上傳內容檢查下來的情況,將來會按照信用體系進行對接,分為A類、B類、C類、D類。如果信用等級高,可以上紅榜,一旦失信不守信就上黑名單。
上海對超市劃分誠信等級,使市民由“隨意選購”向“看等級選店”轉變。以前市民進超市購物,很難搞清楚哪個超市誠信度好,哪個超市誠信度差。只有在上了當,發現了問題后才知道。現在,消費者一進超市就知道這個超市的誠信度如何。即使到誠信度比較差的超市購物,也會多長一個心眼,防止上當受騙。
而劃分誠信度等級后,也會倒逼超市更加守誠信。因為顧客更樂意到誠信度相對高的超市購物,使誠信度高的超市的業務量大增,而那些誠信度相對比較差的超市為了改變在顧客中的印象,必須以更加優質的商品,更優惠的價格,更優質的服務對待顧客。從而使超市由“要我誠信”向“我要誠信”轉變。
由于誠信等級的不同,超市受到政府監管也會“區別對待”,輕微失信和嚴重失信等級的超市,肯定被列入重點監管范圍,接受更為嚴格的日常檢查。這些誠信度低的超市,只有用更加優質的服務,更高質量的標準進行整改,才能通過監管部門嚴格的監管,不然很容易被監管到問題。當然,一些A級誠信度的超市,也不能麻痹大意,如果放松管理,也有可能會被降低誠信級別。因為,民眾對這些A級誠信度的超市要求更高,眼睛盯得更緊。
上海實行超市誠信度分級,實現了由“部門監管”向“社會共治”轉變。食品問題事關百姓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要實行超市誠信度分級管理,必須要讓百姓服氣,讓超市服氣。實行誠信度分級后,民眾參與對超市監督的積極性高了,發現問題也會及時發映。說到底,上海實行超市誠信度分級,就是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倒逼超市誠信守法經營。這種制度實行后,肯定會使A級誠信度的超市越來越多,C級D級誠信度的超市越來越少,市民可以更加放心大膽地去超市購物。
胡建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