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新中國成立以來,涉案人數最多的合同詐騙案件今天(14日)上午在北京一中院宣判。被告公司中網互贏公司62名員工在總經理的帶領下,以公司名義在簽訂、履行關鍵詞網絡服務合同過程中,謊稱自己是工信部下屬單位,虛構有他人搶注或有買家高價收購等事實,誘騙259名被害人在這家公司完善關鍵詞網絡資源,購買付費業務,騙取錢款共計8000多萬元。
今天上午10點,在北京一中院八法庭內,審判長陶偉宣布繼續開庭,62名被告人被依次帶入法庭,在被告席位置站了四排。他們曾經是中網互贏公司的員工,經法院審理查明,從2013年到2014年6月,在另案處理的中網互贏公司總經理劉曉強的支持下,以公司名義在簽訂、履行關鍵詞網絡服務合同的過程中,謊稱公司是工信部下屬單位,虛構有其他人搶注或有買家高價收購的事實,誘騙被害人王某等259人在公司完善關鍵詞網絡資源,購買付費業務,以此騙取欠款共計8442萬9千多元。
一中院審理后認定,62名被告人的行為均構成了合同詐騙罪,其中被告人石淑榮作為全國行政總監、申巖作為財務部經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其他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輔助作用是從犯,被告人涉案金額被分別的認定為特別巨大、較大、較大,法院按照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建議各被告人能夠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涉案贓款已全部追回,被害人損失能夠得到彌補等情況。分別判處石淑榮等51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2年到2年不等的刑期。另外,賀某等11人則被定罪免刑。
北京一中院刑二庭庭長陶煒介紹說,從2013年北京一中院首次受理此類案件到現在,網絡關鍵詞詐騙的案件數量、涉案金額,被告人及被害人人數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目前,在一中院下轄的法院已經陸續審理了涉及網絡關鍵詞的詐騙案件5起。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杭州、嘉興、合肥等地相繼發生了利用網絡關鍵詞進行詐騙的案件。此類案件多數以單位名義實施,涉及被告人和被害人的人數都較多,例如這個案件,有兩種詐騙方式,一種是謊稱搶注,促成交易;另外一種方式是冒充買家相互配合,騙取被害人在平臺上進行消費、購買服務。
法官提示廣大網友,特別是注冊了關鍵詞的用戶,要理性看待網絡產品的價值,謹小慎微,防范防控風險,不聽信“一夜暴富”等偏離實際的宣傳;第二,注意對交易對象的資質審查;第三,注意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在很多案件中,被害人的信息都是不法公司非法購買獲得;第四,發現被騙之后要理性應對;第五,從被告人角度出發,提示80、90后的年輕人擇業時,發現公司有問題,及時舉報,盡快離開。
?
?
相關鏈接:
安徽打擊電話網絡詐騙 45分鐘“追回”116萬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