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若虎
大學畢業N年后的某天,我正在街上快步走著,準備去辦事。迎面一個梳著分頭的小伙子走到我跟前,自稱是某媒體的記者,正在就“畢業的‘大事’”這一主題做街頭隨機采訪。
該記者讓我對著鏡頭說兩句,我說:“那好吧,作為一個‘過來人’……”面對鏡頭我有些緊張,想要表達的很多,一時竟不知如何說起。剎那間,我想起了一句歌詞,便脫口而出:“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記者先是愣了愣,隨后笑著點點頭,意思好像是“我懂了”。“感謝您接受采訪。再見。”我也認為圓滿完成了被采訪的任務,況且心里頭還想著要辦的事,便徑直走開了。然而當我辦完事,仔細回想被采訪的一幕,發現任務完成得并不圓滿。
我原本應該解釋一番的,至少告訴記者“瘋狂”要加引號,不然別人一定認為我眼中的“畢業大事”就是“玩”。這也難怪,想必“玩”就是不少畢業生的“大事”吧。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有的同學平時被學業所累,大一和大二打個好基礎,大三和大四第一學期復習考研;二是同學們一想到工作以后就不那么“自由”了,要抓緊在畢業季“玩”一下。
“玩”當然不是上網刷夜、通宵K歌,絕非放縱自己。在吃飯喝酒侃大山的基礎上,現在的畢業生越來越講究“玩”的意義了。比如,拍一組創意畢業照,舉辦一場化妝舞會,組織一次集體旅行。“你總說畢業遙遙無期,轉眼就各奔東西。”畢業后,或許大家見面的時間很少,聚的機會也不多,何不給以后留個美好的回憶?正值大好青春、年輕無極限,何不“瘋狂”一回?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我不由陷入了沉思,那時的我,并沒有在畢業季好好“玩”,而是經常在各招聘會間奔波,但我依然覺得度過了一段難忘的“瘋狂歲月”。“瘋狂”不僅包括“玩”,更是畢業生對自己的審視,它體現了畢業生負責任的態度。對過去負責,對現在負責,更要對未來負責。“瘋狂”地“玩”,“瘋狂”地找工作,“瘋狂”地描繪著人生的軌跡……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
畢業季的大事兒是什么?或許畢業生們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我想,不管大事兒是什么,為了爭取更好的結果,為了不留遺憾,大家都有為之“瘋狂”的必要。
我為接受采訪時的脫口而出暗暗竊喜。不過話說回來,但愿那位記者是真的“懂了”。
系列之一:“找工作”的實質是“找定位”
調整心態、找準定位,是破解就業難問題的重要一步,除此之外,畢業生們還要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就業能力,謀得一技之長,增加就業籌碼,以便在以后的擇業或創業中擁有足夠的底氣。
系列之二:畢業生租房,“詩意”還是“茍且”?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一千多年前詩圣杜甫的希冀。“住有所居”本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最基本的訴求。大學生可以忍受眼前一時的茍且,但是,“安居夢”不能只是無法抵達的“詩和遠方”。
系列之三:畢業,等于學習的終結?
畢業生把自己打造成學習能手的前提,是擁有對學習的正確認知,而“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恰恰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如果有的人抱有錯誤的想法,并且真的付諸實踐,那么幾年后被社會淘汰的現實結果,必定會讓他追悔莫及。
?
?
?
相關鏈接: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生畢業禮物:獨家定制戒指(圖)老米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狂趕飛機為女兒畢業典禮帶上父母走紅毯 河北大學生溫馨“紅毯秀”慶畢業(圖)上海:過山車上慶畢業創意畢業照:穿越時光的畢業季,歲月為美好而停駐中央美院畢業展上盜作品 女子被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