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難阻”發射
現役火箭發射時都會避開雷雨天,但海南文昌發射場氣候潮濕,降水量大,因此長征七號采用防水設計,就像給火箭穿上了金鐘罩鐵布衫,即使中雨也能發射。
此外,海南文昌發射場有“淺層風”,給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垂直轉場帶來挑戰。設計部門給長征七號裝上了“防風減載裝置”,即使遇到8級大風也不怕。
火箭發射平臺還要涂覆大面積“防曬霜”——種特種防護涂層。這是因為火箭發射點火的剎那,溫度高達2800攝氏度,足以溶化絕大多數金屬和非金屬材料。表面有了防熱涂層,發射平臺的使用壽命就可以延長,更好地承受強熱流的“沖刷”。
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還有針對強高溫的“雙保險”。在火箭點火起飛時,發射平臺旁的“大流量噴水降溫降噪系統”會給發射平臺噴水降溫,在20秒內噴出400噸水。
在噴射的400噸水中,有30%的水會汽化到大氣中,60%的水則通過導流槽流走,水份蒸發帶走大量的熱,使得發射平臺核心區降溫幅度在1000度左右,有效地保護了火箭發射臺內部的儀器設備。此外,該系統還有良好的降低噪音效果。
未來:會有更大直徑火箭誕生
中國現役運載火箭的直徑,受限于馬屁股的寬度?沒錯,這個有趣的觀點可以追溯到火車和鐵軌的發明。
由于中國的火箭研制地與發射地有一定距離,大多用火車或者汽車運輸,路上難免會通過一些隧道。而隧道的寬度又是由鐵軌間的距離決定的。考慮到火車晃動、會車等因素,火箭的直徑就更受限制了。
火車軌道的寬度沿用了馬車的輪寬標準,而馬車的輪寬可以一直追溯到羅馬戰車,古羅馬人是按照拉戰車的兩匹馬的屁股寬度設定的。因此,中國的現役運載火箭的最大直徑就“止步”在3.35米。
而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啟用后,這個限制就可以突破了,因為火箭可以通過海運,不再受限于隧道的寬度。今年下半年將發射的中國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的直徑就達到了5米,未來,中國還會有更大直徑的火箭誕生。
?
相關鏈接:
大海之南 長箭待發 ——寫在文昌航天火箭首飛前夕·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