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慶祝建黨九十五周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我們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是新的偉大工程,偉大事業是目標,偉大工程是保證,要把偉大事業和偉大工程統一起來,提高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辟治國理政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特別是面臨國際國內的新形勢新變化新問題新挑戰,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圖: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一、面對國際風云變幻,保持戰略定力,彰顯中國智慧
當今世界很不安寧,綜合國力競爭空前激烈,尤其是個別大國企圖“遏制中國”,領土、海洋、島嶼的爭奪倍受關注,人類依然面對諸多難題與挑戰。但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國際風云變幻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其中以下幾個方面特別令人矚目:
一是關于“人類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并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習近平同志強調,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近來習近平同志曾多次談到“命運共同體”,其要旨就是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尋找國與國關系的最大公約數。這一概念是對全球化認識的深化,也是對共贏戰略的升華。
二是關于“全球治理”。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這次集體學習的內容就是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體制。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說,隨著全球性挑戰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進全球治理體制變革已是大勢所趨。他強調要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新發展,積極發掘中華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繼續豐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張,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三是關于“一帶一路”。2013年習近平在訪問中亞和東南亞時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建設“一帶一路”,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際戰略的大手筆大思考大戰略,具有重大意義。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承載著沿線各國人民共同繁榮的夢想,為地區經濟乃至世界經濟提供新的發展引擎。但是“一帶一路”的推進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有許多風險和挑戰,對此我們也要有充分的估計和準備。推進“一帶一路”體現的是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中國經濟新常態提供了經濟發展新動力和新的增長點,將助推亞歐大陸經濟一體化,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四是關于“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在外出訪中多次談到文明交流互鑒的問題,中華傳統文化強調“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如果事物都一個模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就失去了發展的空間和生機。正是差異與不同體現了生態的多樣性和文明的多樣性,使發展具有活力,繁榮成為可能。文明是多元的、多彩的,文明交流互鑒是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具體到國家關系上,就是不沖突不對抗,摒棄零和思維,照顧彼此關切,實現合作共贏。
二、面對國內改革發展,貫徹落實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創新。
一是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系統闡述了五大發展理念,指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新的突破,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五大發展理念在發展動力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發展內容上強調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發展條件上強調綠色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在發展的外部環境上強調開放是中國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發展目標上強調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目標牽引、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補齊短板,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二是開辟治國理政新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圍繞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比如:關于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想,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關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思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思想,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于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思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關于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思想,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關于全球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等等。全方位推進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新篇章。
三是深刻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基本國情新特點,當代中國新課題,人民群眾新期待,決定了治國理政新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新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活力之源。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全面從嚴治黨是提高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關鍵所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致力于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特別是解決發展起來以后怎么辦的問題。“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三、面對思想文化激蕩,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主動權
伴隨著全球化、網絡化、數字化、信息化、市場經濟、商業社會、消費社會、資訊社會,人們思想活動和價值判斷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和多樣性進一步增強。面對國際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和國內思想文化、價值觀念的多元并存,面對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多樣化的價值判斷,多樣化的利益訴求,必須牢牢把握意識形態的主動權。
第一,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習近平同志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堅持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推進宣傳思想工作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
第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在我國,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哲學社會科學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一項重大課題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第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包含了人們對世界、社會、人生等重大問題的深入思考和價值共識,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判斷和行為規范。掌握意識形態的主動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凝聚社會共識,匯聚強大力量。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我們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旗幟、思想引領、文化導向的重大作用,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實、落細、落小。
第四,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文化是中華各民族的共同記憶、文化認同和精神血脈,是我們的優勢文明和文化軟實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思想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所說,“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結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孕育出了先進文化,必然就能文化自信。
第五,高度重視互聯網這個意識形態的主戰場。要深入研究網絡輿情的新特點,加強網絡輿論引導,充分運用新型手段,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特別是要貼近年青人,了解他們的想法,解決他們的問題,切實增進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理論一旦被群眾所掌握就必然產生強大的物質力量。
四、面對當代中國實踐,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使命,為此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必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不容易,走好這條道路更不容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對此要始終保持政治清醒和堅定。
二是必須立足時代前沿,順應世界大勢。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全球化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不斷發展,提出了許多新問題新挑戰。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我們要積極吸取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站在時代前沿,應對新的挑戰,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三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自己的事業,人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體。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把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體人民,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讓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
四是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打鐵還得自身硬,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在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在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繼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之后,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轉變作風,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把全面從嚴治黨延伸到基層。建設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
五是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就是在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我們要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中國95年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一盤散沙,國之不國,家之不家,飽受侵略和瓜分。95年后的今日中國,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團結一致,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作者為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