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15日消息(記者光明 實習生譚佳佳)海南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張信芳近日表示,“十三五”期間,海南應鼓勵礦業企業在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礦產資源地質勘查,獲得實際利益并將海南經濟發展急需的原油、天然氣以及各種其他礦產資源輸送到國內、島內,促進海南綠色崛起和科學發展。
查明新增黃金儲量42.9噸
張信芳介紹,近年來我省基礎地質工作得到加強,地質災害防治水平明顯提高,地質礦產基礎調查評價成效顯著。組織完成全省磚瓦用頁巖類資源調查評價,查明新增儲量1.24億立方米;新增昌江古榕峰等礦區水泥用灰巖儲量5344萬噸;查明新增昌江土外山、東方紅甫門嶺、樂東抱倫等礦區黃金儲量42.9噸,昌江石碌礦區等老礦山找礦新增鐵礦資源儲量4883萬噸,資源儲備保障能力增強。組織各市縣按管理權限以招拍掛方式公開出讓砂石料采礦權共120宗,可開采資源總量1.15億立方米,有力保障了全省重點項目、民生工程等建設。
我省礦山企業累計開采占用土地面積8763公頃,累計繳存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共計14194萬元,恢復治理面積7135公頃。多措并舉,推進貧礦、低品位礦產資源綜合利用,以及尾礦、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大幅減少礦山固體廢棄物的排放,減少占用土地。
完善“凈礦”出讓制度體系
“十三五”期間,我省應堅持開放發展,有效利用島內島外、國內國外兩種資源。除砂石土等基礎礦產資源外,“十三五”期間,保障海南快速發展的絕大部分礦產資源都需要立足于島內和島外、國內和國外進行均衡布局,鼓勵礦業企業在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礦產資源地質勘查,推進我省礦業經濟由陸域固體礦產開發向海域油氣資源勘查開發的戰略轉移轉型。
張信芳介紹,我省歷史設置礦業權過多,礦業活動直接影響生態環境質量。2009年底停止審批礦業權以前,全省共發放探礦權證513個,采礦權證464個,再加上個別地區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法采礦情況,對我省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如文昌石英砂開采對地面形成的大坑,很難恢復原有地形地貌。在此背景下,我省啟動了礦業權清理整頓,截至2015年底,全省探礦權總量由513宗下降到110宗,減少了78.56%;采礦權總量從464宗減少到192宗,減少了58.62%。
我省應創新礦業權供給模式,加快出臺礦業用基準地價政策、基準礦價政策,抓緊完善“凈礦”出讓的制度體系,切實提高礦業權人的資源保障能力。繼續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工作決策,深化礦業權清理整頓,嚴格管控新設礦業權。通過整合、到期不予延續、從嚴查處違法采礦等手段,壓減采礦權數量、范圍及礦業活動。
?
?
相關鏈接:
國產蛇形機器人將在今年“下海”檢測海底油氣管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