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樓小區新建的電動車停車棚。
市民心聲:愿長久住在這里
“當年入住時,小區的環境還算是不錯的。”家住小區三樓的黃愛花老人說,由于小區后來長時間無人管理,休閑空地上的垃圾越堆越多,個別居民開始“圈地種菜”,原先中下的地毯草也被進出的小車給壓死了,喪失了其原有功能。小區左側墻角處原先種著一些花,后來有居民私自搭建了幾個電動車棚,將花給鏟掉了,四周被枯枝斷木占據著,不僅破壞了小區環境,亂拉的電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黃愛花老人表示,她很贊同政府部門對小區環境進行改造,“正是因為有了‘雙創’,有了政府的重視,小區才能將泥濘的道路硬化,才能補綠栽綠,才能改變過去的臟亂差現象。”
在小區內居住了20來年的呂烈球老人告訴記者,由于小區老舊,下水管道常年不通,一下雨就會淹水,出行非常困難。前段時間,政府派人過來進行規劃改造后,排水問題全都得到了解決。
呂烈球老人坦言,小區環境與每戶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希望改造好后,每個人都能用心去維護,讓小區良好的環境能一直持續下去。“目前,我們也成立了業主委員會,居民們人人都是小區的管理者、‘雙創’的監督員。看到小區環境變好后,再次搬回來居住人也在不斷增多,接下來,我們會商討對策,看如何讓大家進行自我監管。”
環衛工人在六星樓小區內打掃衛生。
明年上半年完成所有“三無小區”的整治
“目前我市正加速推進‘雙創’工作,為改善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城市形象,今年以來,我區全面啟動‘三無小區’改造工作,整治這些小區內的環境衛生,并指導他們成立業主委員會,力求達到居民自我監管的良好效果。”秀英區海秀鎮副鎮長童載岳說,今年6月份起,經過前期的調查摸底,該鎮第一批先確定了六星樓小區和金福樓小區、瓊中糧轉站宿舍區3個“三無小區”的改造。
據了解,這些“三無小區”建成時間較早,沒有物業管理,沒有主管部門,也沒有人防設施。改造內容包括對小區道路硬化,進行提檔升級;完善小區排水設施,建設引水管道;對小區進行植綠補綠;拆除小區內的菜地,搭配種植樹木,對缺失的花草進行補栽;在小區場地條件允許情況下,建設新的停車場等。
“根據要求,鎮里、社區和掛點單位要配合協調好相關工作,對未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進行指導,對已經成立了業主委員會的小區加強自身建設和管理,讓城市環境的美化靚麗不留盲區和衛生死角,最終實現‘三無小區’管理專業化與業主自我管理全覆蓋的目標。”童載岳說。
據了解,基于現狀,秀英區需要整治的“三無小區”共有70家,目前已經改造6個“三無小區”,全區正著手通過創新體制和完善工作機制重點解決這些小區環境臟亂差、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預計到明年6月30日前,可全面完成轄區“三無小區”整治工作并達到“雙創”工作的要求。
?
?
相關鏈接:
海口有602個“三無”住宅小區 推4種管理模式整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