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大強 特約記者吳彭保 通訊員陳創淼 鄭峻敬
7月13日,海口市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垃圾現場會在秀英區海秀街道舉行,僅試行一個月的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垃圾工作受到主管部門、環衛企業、轄區商鋪、居民的一致好評。這是秀英區敢為人先,爭當“雙創”領頭雁的一個縮影。
由于各城市市情不同,在推進“雙創”工作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亦步亦趨意味著只能跟隨別人的步伐之后。
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高爾基曾說,“保守是舒服的產物。”創新則意味著風險,意味著更多付出。秀英區在推進“雙創”工作中,拿出知恥后勇的氣魄,大膽創新不甘人后,多項工作在全市四個區中實現率先與第一。
率先啟動全市第一條“雙創”標準化鄉鎮商業步行街、率先建設全市第一個區級志愿服務中心和窗口單位標準化志愿服務站、率先探索和實施城市綜合管理體制改革、率先建立“雙創”監督員工作站……一串串“第一”的背后,是秀英區廣大黨員干部以辛苦指數換取群眾幸福指數的努力付出。
率先按“雙創”標準啟動長康路改造,讓其成為海口首條鄉鎮商業步行街。
(圖片由秀英區委宣傳部提供)
求突破:讓管理跟上城市發展
城市治理要跟上城市治理的步伐,我市開展的“雙創”對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過去一些管理方式和手段難以再適應新形勢,必須在尋求創新突破中探索適合自身的有效管理之策。
以往,海秀街道轄區都是在主次干道擺放較大的垃圾桶,供沿街店鋪與周邊居民投放垃圾,垃圾收集采取的是人力手推車加大型清運車輛在固定線路收集,這種模式存在的弊端就是車輛往返時間較長,容易導致垃圾桶爆桶、清運不及時以及垃圾桶點位地面污水橫流、孳生蚊蠅、垃圾散落等一系列問題,影響病媒生物防制成效。
6月中旬,海秀街道率先啟動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垃圾試點工作,海秀街道對轄區主次干道現有的垃圾桶分布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并登記造冊。同時,為進一步摸索上門收集垃圾的有效方式,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還深入各社區、路段開展調查研究,給沿街商鋪住戶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及時與市民群眾溝通協調。做好信息收集、數據統計等工作。在推進中,重點把握宣傳告知、定時上門收集流程等環節,確保沿街商鋪住戶全面參與,避免垃圾投放重復污染,為轄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以干凈整潔的市容迎接各類檢查。
“我們削的果皮很容易孳生蒼蠅蚊蟲。垃圾桶離我們店也有一定距離,店里人手少,只能一天倒一次,但各種果皮堆在店里產生異味會影響生意。現在坐在店里就可以等他們上門來收,很方便。”丘海一橫路一家水果店的員工符彥爽對這種定時上門收垃圾的方式很歡迎。周邊福隆廣場的居民反映,自此撤走丘海一橫路上的垃圾桶后,整條道路十分干凈整潔,再也見不到垃圾堆放在桶外、污水橫流等臟亂現象了。
秀英區將城管中隊下沉各鎮、街后,因社區沒有城管執法力量,社區發現違反城市管理行為只能勸導,對一些不聽勸導、屢教不改的上報街道,街道再調派城管隊員前來處理,中間有時間差,讓一些流動攤販等鉆了空子,不能及時查處違法行為。
海秀街道率先嘗試在現有社區網格劃分的基礎上,根據轄區內城市管理現狀與特點,重新調整城市管理網格,并與社區居委會原有網格徹底融合。同時,將城管執法力量最大限度下沉至各社區居委會,由最熟悉屬地情況的社區居委會統一管理、調度和指揮。各社區居委會牽頭,組織城管、環衛、網格員、衛生監督員及社區工作人員共同開展城市管理工作,將日常執法基本工作任務和職責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具體人員,實施“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任務、定獎懲”的網格化監管,做到網格邊界清晰、責任主體明確,實現城管執法關口前移。
據介紹,在全市推動行政管理和城市綜合執法體制改革中,秀英區在全市率先出臺《管控新增違法建筑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城管執法隊員著裝管理規定》、成立城管執法督察隊和實施“城管下社區”網格化管理體制,打造城市管理新常態,形成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的長效執法機制。把人員編制、財力等管理權項下沉,充分發揮基層鎮(街)作用,有效開展綜合執法和“雙創”工作,推行“公安+城管”和公安、城管、工商、食藥監、聯防、鎮(街)等多部門“六合一”聯合執法,推動“社區+媒體”嚴管重罰的執法模式、“社區+企業”共管共治和成立“問題管家”監督隊等。
在汽車西站成立全市第一個標準化志愿服務站,為旅客提供溫馨多樣服務。 (圖片由秀英區委宣傳部提供) |
謀創新:讓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秀英區先后派人赴武漢、佛山、深圳學習考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志愿服務工作,結合秀英實際,率先建設全市第一個區級志愿服務中心暨在汽車西站成立第一個窗口單位標準化志愿服務站。
汽車西站志愿服務站實行“志愿者+網格員+社工”的管理和服務模式,圍繞“雙創”主題,為出入海口汽車西站的旅客和市民長期提供咨詢、引導等各種志愿服務。海口星海社會工作服務站負責安排2名專業社工進駐,確保該志愿服務站管理服務實現常態化、專業化、標準化。目前,該站點共進駐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網格員志愿者、社會志愿者、汽車西站志愿者、星海社會工作服務站專業社工等八類志愿服務隊。區志愿服務中心對全區14個志愿服務站進行管理,負責統籌指導全區“雙創”志愿服務活動。
今年6月15日,秀英區率先在海口汽車西站成立全市首個“雙創”監督員工作站,這是該區確保打贏“雙創”攻堅戰、推動“雙創”工作再上新臺階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標志該區“雙創”監督工作開始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社會化軌道。
將“雙創”監督工作與城市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充分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同規劃、同部署,組織動員各方面社會力量參與“雙創”,發揮轄區各行各業和社會“雙創”監督員作用,形成崇尚志愿服務、支持“雙創”工作的社會氛圍,推動志愿服務和社會監督工作品牌化、項目化。
秀英先后在海口港客運站、港口汽車站、海口火車站等6個窗口單位,以及海秀街道所轄7個社區、居然之家大型商場、長秀社區網格所共建立15個“雙創”監督員工作站。這些覆蓋不同行業窗口單位的監督工作站,不斷擴充了“雙創”監督工作的參與主體,壯大了監督員隊伍,讓更多人戴上“雙創”監督員的紅袖章在大街小巷巡查,促進了“雙創”工作質量和效能的提高。
成立全市首個交通聯合執法辦公室。(圖片由秀英區委宣傳部提供)
見成效:長效管理機制逐步建立
在推進“雙創”工作中,秀英區還在全市創下多個第一。如率先為轄區主城區內“三無”小區按500人配備一名保潔員,確保每個“三無”小區至少有一名保潔員,實現城區環衛全覆蓋。在全市成立全市第一支農村“雙創”志愿服務隊、第一支青年突擊隊、第一支漁民志愿者服務隊等志愿服務隊伍,同時在四個區中第一個設置常態化黨員交通崗位,每天安排機關黨員志愿者利用下班時間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建成海南省第一個涉罪未成年人專業幫扶基地英街道陽光服務基地等。
為了讓入瓊旅客提前規范文明行為,擴大海口“雙創”的影響范圍,4月27日,秀英與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聯手,啟動了海口“雙創”工作進海安港活動,開啟了海口、徐聞“兩地三港”共建文明城、文明港的新篇章。
在人群密集場所舉辦“雙創”宣傳文藝演出、宣傳教育服務和趣味活動等,結合春節、元宵、端午、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分別舉辦感恩、團圓、德孝等為主題的文藝晚會。在全市率先建立“獎品+問卷”獎勵的宣傳機制,得到市“雙創”工作指揮部的肯定,并在全市推廣。讓“雙創”延伸到家庭和社會,融入市民生活和工作,實現“全民參創”的目標。
精于細,成于實,一系列創新務實之舉也推動秀英“雙創”穩步向前。在2015年12月份“創文”首次國檢中,獲得中央測評組的好評。在2015年全省第三季度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督查考核中,首次代表海口市參加全省的考核,取得城區排名第五、農村排名第三的海口市歷史最好成績;在2016年全省第一季度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檢查考核工作中,代表海口市參加城區考評,再獲全省排名第三名的好成績。在全市月考評中獲得多個第一,其中獲得綜合排名2次第一和2次第二;健康教育工作排名4次第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排名2次第一;農貿市場綜合管理工作排名2次第一;建筑工地衛生管理工作排名1次第一;建成區內的鎮街考評平均得分1次第一;生活飲用水衛生管理1次第一;市容環境衛生1次第一等優良成績;在海口“雙創”百日模擬入戶調查中,秀英區更以93.41分勇奪四區之首。
目前,秀英區已制定出臺《關于建立秀英區“門前三包”監督管理“六合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的方案》等29項“雙創”制度,正在研究制定的措施5項。一系列長效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確保了“雙創”工作鞏固成果,持續推進。
(海口網7月20日訊)
?
?
相關鏈接:
訪海口秀英區委書記張霽:砥礪前行 打贏"雙創"攻堅戰
因“創”而變 秀英煥發新活力
——海口秀英推進“雙創”工作一周年綜述
見證海口秀英小街之變:曾經糟心路如今變坦途
海口秀英區舉辦文藝晚會 全民攜手圓夢“雙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