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環衛揭牌。
記者李傳華 實習生宋文方 通訊員廖志琴
龍華區是海口的主城區,海口龍馬環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是海口市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具有綜合實力的大型公司對環衛作業進行投資、維護及運營,從而實現龍華區環衛作業專業化、精細化、規范化,為實現“雙創”的總體目標打好基礎而誕生的PPP項目公司,公司進駐后,承擔起龍華區的道路人工清掃保潔、道路機械保潔作業、生活廢棄物收集運輸、中轉站管理、水域環衛作業、公廁運營管理、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應急及重大活動的環衛服務保障任務,服務面積達1700多萬平方米,每天垃圾收集清運量約800噸。他們深耕細作,為給市民營造一流環境而創新,而努力。
機械化作業率快速提升 人工清掃保潔全覆蓋
走在龍華區的主次干道,隨時都能看到標有“龍馬環衛”字樣的各種作業車在作業,它們或掃地,或洗護欄,或清運垃圾……機械化程度高得令人稱奇。“用機械清洗護欄,1個人相當于40個人。”公司總經理羅福海自豪地說。
據了解,以往龍華區的環衛作業主要靠人力清掃,基本上屬于一個掃把一個簸箕“掃天下”的模式,做不到“撿、沖、吸、掃、洗”的有機結合。龍馬公司作為福建龍馬環衛設備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控股子公司,借助母公司環衛機械作業設備制造的優勢,大力引進環衛機械作業設備,機械作業率由原來的20%迅速提升至60%以上,大大提高了環衛作業水平。
為做到“路見本色”的要求,公司增加機掃作業班次,一天分為兩班進行對路面進行洗掃、降溫降塵,使得主城區的一、二級道路基本上達到“路見本色”要求。
另外,因龍華區屬海口市主城區,轄區內存在較多的老舊小區,清掃、保潔作業存在較多盲點。公司接手管理后立即啟動大掃除,加大清掃頻次、增加環衛工人,在轄區內進行全面拉網式清理,保潔作業擴大到“墻到墻”之間路面所有構筑物和構件2米以下范圍。
他們還專門成立突擊小組,協助社區、居民及時清理衛生死角,使人工清掃保潔作業達到全覆蓋。
清洗護欄。
創新收運管理模式垃圾日產日清
7月21日凌晨3點,海口環衛系統唯一一個開垃圾壓縮車的女司機吳小莉就來到位于南大橋下的環衛停車場,開著垃圾壓縮車駛向國貿,開始了她當天的第一次垃圾清運,她每天至少要出兩次車,有時甚至要視情況出3到4次,為了是不讓垃圾在她所負責的幾大小區“逗留”。
據介紹,龍華區過去存在垃圾收運不及時,收運設施、設備陳舊,密封性差,導致垃圾收運時垃圾滿溢的情況,造成二次污染的現象也比較嚴重,根本無法達到海口“雙創”工作的高標準要求。公司在加大引進垃圾收運機械車輛的同時,改變垃圾收運工作模式,通過創新管理,將垃圾收運工作下放到片區屬地管理,定車定人定路線,要求每日垃圾收運次數不低于3次。從而做到垃圾收運全密閉化運輸作業,徹底杜絕二次污染,并及時收運轄區內的垃圾,做到垃圾不暴露、不滿溢,日產日清。
同時,公司針對原有垃圾轉運站密閉性不夠,二次污染較嚴重,防護措施不到位,蚊蠅較多等問題。進行大范圍的技術改造,如安裝通風口、滅蚊燈、下水道加蓋鐵絲網等措施,同時制定轉運站管理規定及衛生標準,改善了垃圾轉運站環境衛生現狀。
一線工人你們辛苦了。
景觀式公廁亮相龍華街頭
“哇塞,好漂亮的公廁!”7月21日,一名游客在金牛路,對著一座公廁向同伴發出贊嘆。
公廁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也關系著每個人的生活,近一段時間,細心的人們發現,在龍華區的大街小巷,消然增加了不少的固定公廁和移動公廁,這是龍華區環衛局會同龍馬公司在全面抓好各項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同時,快節奏推進公廁建設取得的成效。據介紹,僅近幾個月來,公司就建設了14座固定公廁和14座移動公廁。市民和游客評價,這些公廁景觀一樣美。截至6月30日,轄區內固定公廁已達63座、移動環保公廁已達54座。
在加快建設的同時,龍馬公司還加大對公廁的管理力度。公司負責環衛基礎設施的全面管理。“原有的公廁無硬性專人管理,環境衛生“臟亂差”,甚至不對外開放。公司接手后,將公廁管理納入重要管理之列,制定了公廁管理制度,安排專人負責管理,每天保潔人員全天候在崗,同時對公廁環境衛生實施監督考核,要求做到地面無積水、臺面無污漬、室內無雜物等要求。”羅福海這樣介紹。
龍馬環衛人走上文藝舞臺。
接手水上環衛管理保障水域清潔
今年5月中旬,因氣候原因,天氣悶熱,河道缺氧,導致龍華轄區內的海口龍珠灣、龍昆溝兩條河道產生大量死魚,針對此類突發現象,公司各片區均派出部分員工緊急協助水上環衛開展打撈死魚上岸,在最快的時間內將死魚打撈完畢。
這是龍馬公司接手龍華轄區水域環衛管理的一個縮影。據介紹,按海口市政府的規劃要求,全市水上環衛實行屬地管理,公司于5月1日起接收龍華轄區內水上環衛管理工作,并成立水上環衛中隊,負責全轄區內水上環衛保潔工作。
辛苦的龍馬人。
大力整治 “三無小區”漸次靚起來
所謂“三無小區”,一般指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院落和樓棟,其衛生環境質量可想而知,在龍華區,這樣的“三無小區”數量不少,但“雙創”以來,“三無小區”漸次靚了起來,這其中,凝結了龍馬公司付出的勞動與汗水。
據介紹,絕大多數“三無小區”無固定保潔人員,環衛設施破舊缺乏,遍地雜草叢生、環境衛生質量根本無法達到“雙創”工作的基本要求,公司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通過全面動員,集中整治,加大人力、環衛設備和資金的投入,對轄區內“三無小區”的環境衛生分期分批整改推進,建立常態化管理機制,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定人定崗定職,并大力投資興建垃圾屋,投放安置新的果皮箱、垃圾桶,使原本管理欠缺、臟亂問題突出的“三無小區”一個個煥然一新,環境衛生得到了改善,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評。
(海口網7月22日訊)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法院城管法庭進駐社區 設十處審判聯系
辦證高峰來襲 海口龍華辦證中心加班加點為民服務
海口龍華區騰籠換鳥優產業 構建發展大格局
海口龍華區排兵布陣有章法 不打亂仗用巧勁
心中裝群眾 嚴律化春風
——海口龍華區檢察院開展執法為民、助力“雙創”紀實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李傳華] [編輯:林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