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環衛工人在和平南街道上坡社區維護環境衛生。
??诰W8月3日消息(記者 童言/文 石中華/圖)“雙創”讓海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生機勃勃,新建的城區煥然一新,那么,老居民區呢?老房舊房多,小街小巷多,分散住戶多……8月1日,“記者巡街”全媒體報道組走訪發現,這些因素并沒有阻擋老居民區“刷新”的腳步。如今,老居民區里正悄然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老居民區里面貌一新
環境變了
說起過去老居民區里的衛生,臟亂差幾乎是代名詞。老居民區大多都是居民的自建房,街巷狹小擁擠,居民素質參差不齊,環境衛生意識不強,亂丟亂扔垃圾現象嚴重。居民基本上是把垃圾裝在袋子里堆放在家門口,招得蒼蠅滿天飛,老鼠滿街竄。小巷邊老式的垃圾桶沒設置桶蓋,路過時總是臭味難聞……可這些,在實行“垃圾不落地”模式后有了大變樣。
1日,??谌請笊纭坝浾哐步帧比襟w報道組走進和平南街道的上坡和君堯社區,只見一間間商鋪裝點一新,一幅幅中華美德畫散發出濃濃的文化味,巷道干凈整潔,環境舒適,鄰里和諧,以往常見到居民家門前的垃圾消失得無影無蹤,就連垃圾桶也幾乎見不到幾個。這是怎么回事?垃圾怎么都“不翼而飛”了呢?
“??谑虚_展‘雙創’工作以來,美蘭區創新思路,改變傳統的垃圾收集轉運方式,在和平南街道上坡、君堯兩個社區率先試點推行‘垃圾不落地’新模式,抓住‘三好’精細化垃圾收集的無縫化實踐,取得了良好成效?!焙推侥辖值擂k事處主任王尤清說。
所謂“垃圾不落地”是引導居民將垃圾先存放在室內,等環衛工人一天三次定時搖鈴上門收集時,再由室內拿出投放進垃圾車中。這樣,垃圾從居民家里到垃圾車上,實現了垃圾的無縫收集,縮短了垃圾停留時間,減少了垃圾二次污染,病媒生物孳生的可能性大為降低,巷道里沒有了垃圾亂堆放的現象,自然變得干凈整潔。
采訪中,居民對環境的變化拍手稱贊?!耙郧?,小巷衛生條件差,角落里都是垃圾,路面凸凹不平?!痹诖司幼〉膮怯裼⒄f,垃圾清干凈了,路面改造變平整了,現在環境越來越美了,居民生活更加安逸了。
上坡社區30多年的老住戶柯華雄感慨地說,“垃圾不落地”的推行真的是讓老舊居民區“洗心革面”,徹底改變了小街小巷袋裝垃圾到處亂放、臟亂現象突出的問題?,F在他已經主動加入社區的“雙創”志愿服務隊,監督商戶做好“門前三包”。
干凈整潔的和平南街道小巷。
定時搖鈴上門收集垃圾
方式變了
“鈴鈴鈴,收垃圾啦……“1日,京蘭公司環衛工人謝興芝搖著鈴來到上坡社區。一聽到熟悉的響鈴聲,各家各戶的居民都走出來提著一袋袋的垃圾放進電動三輪垃圾車里。
“剛開始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來聽到鈴聲響,就知道是環衛工人到了,家里的垃圾可以及時清運出去了?!眳怯裼⒄f,小時候貨郎的吆喝聲早就消失了,沒想到現在有了新的“貨郎吆喝聲”,以后只要聽到鈴聲響,就可以將垃圾打包好,等環衛工人上門來收,既簡單又快捷。
上坡、君堯兩個社區各配備了電動垃圾收集車,每天分3個時間段(上午6:00-8:00、中午12:00-14:30、下午18:00-20:00)定時搖鈴上門收集轉運生活垃圾,并安排另一位環衛工人在3個時間段外進行社區內小街小巷的保潔。
環衛工人劉秋艷說,沒實行“垃圾不落地”模式之前,居民把生活垃圾堆放在自家門口,她推著垃圾車收集時,總免不了要停下來對灑落的垃圾進行清掃。這樣一來,收集垃圾的工作量加大了,工作時間也延長了,有時辛辛苦苦剛清掃完沒過多久,又有居民扔垃圾,總是難以徹底清潔路面。實施“垃圾不落地”試點工作后,生活垃圾的收集進入流程化管理,還給環衛工人配備垃圾收集車,轄區內的居民都配合定時定點地投放垃圾,大大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
王尤清介紹,君堯社區常住人口1400戶,去年8月份開始正式拉開“垃圾不落地”文明大行動序幕:張貼海報、口口相傳、挨家挨戶發動,動員居民共同打造文明衛生街道,創建整潔有序的城市衛生環境。截至目前,和平南街道在上坡、君堯兩個社區里一共張貼“垃圾不落地”試點通告50余張,發放《致居民的一封信》10000多份,爭取轄區居民群眾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時,街道聯合城管,由城管隊員及一名協管員與街道工作人員加強入戶宣傳和管理,就社區內垃圾和污水外排的問題,加大管理和監督力度,發動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有效地推進“垃圾不落地”試點工作。
在規范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的同時,和平南街道辦事處還告知居民,將建筑垃圾、廢舊家具等其他垃圾及時轉運到臨時存放場地。在建山里路等大的道路上增配小巧美觀的果皮箱,方便過往行人隨時投放垃圾。
從各區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個施行“垃圾不落地”的老居民區還會根據實際情況,不同的社區都有自己的“個性”,不會完全套用同一個模板。
居民不再把垃圾扔家門口
習慣變了
要想讓居民改變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剛開始,居民還不是很習慣,總是隨手把垃圾扔在家門口或是開蓋的垃圾桶里。
街道辦事處除了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垃圾不落地”,定時搖鈴收集之外,還采用多種方法督促居民遵守,針對屢教不改的行為進行勸導教育和處罰,對不自覺的居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潛移默化中規范舉止行為,指導居民正確投放生活垃圾,糾正陋習。
居民鄭道軍說,以前扔垃圾很省事,都是一大包一起扔在家門口,剛開始實行“垃圾不落地”時,他和家人都覺得好麻煩,垃圾放在家里,還得等著環衛工人來了才能扔。但過了一段時間后,不斷有街道辦事處和環衛工人來勸導,看著環衛工人每天清掃得太辛苦,最重要的是街巷的環境大大改觀了,就更支持這個新的做法,也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習慣。
記者在幾條路段上看到,環衛工人一搖鈴,商戶和居民都自覺地從家里拿著垃圾往環衛車上倒?!斑@個措施很好,現在環境好多了。”和平南街道一名店主告訴記者,以前沿街放了垃圾桶,夏天臭氣熏天,蒼蠅又多,現在上門收垃圾并撤走垃圾桶后,居民只要把垃圾交給環衛工人就行了,很方便也很干凈。
居民劉云琴告訴記者,“垃圾不落地”實施一段時間以來,居民已經感受到好處,不少人會主動將食物殘渣中的水分瀝干再倒進垃圾袋里裝好,垃圾車里污水也少了。整個居民區里的環境衛生得到了明顯改善。“看到居民區變干凈了,一些居民還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就連遛狗都知道帶個塑料袋收拾狗便了?!眲⒃魄僬f。
“雙創”工作開展以來,社區內變得干凈整潔,基礎設施得到完善,社區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也逐漸改變著居民的生活習慣,越來越多的居民一改以往的陋習,開始養成新的生活習慣,變得更加文明健康。
搖鈴收集垃圾的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市民熟悉和認可。
垃圾“上門取件”全市推廣
模式變了
“垃圾不落地”如今已不僅僅在老居民區里施行,與此同時,定時定點上門收垃圾正在全市主次干道鋪開。海口基本撤除城市主次干道垃圾桶,4個主城區全面推行定時定點上門收垃圾。
每天上午9點,位于秀英丘海一橫路沿街的商鋪剛剛開門,街頭上一陣陣熟悉的音樂聲便隨之響起。商鋪老板們知道這是環衛車要上門收垃圾了,于是大家趕緊把店里的垃圾打包裝袋,扔進經過門口的電動環衛車里。有些商鋪還自備了環衛垃圾桶,利用垃圾車的機械勾臂設備,搭配垃圾密閉箱,一拖一拽、一來一往間,垃圾就輕松地被清走了。1日,在西沙路上,一輛四輪環衛電動車挨家挨戶巡回收垃圾,店主們紛紛配合著將自家的垃圾倒進環衛車里。
以前路邊設有垃圾桶,商戶隨時可以倒垃圾,不是挺方便嗎?為何要采用上門收垃圾這種方式???谟窈烫锃h境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強說,以往的垃圾收集采取的是人力手推車加大型清運車輛在線路固定的基礎上的垃圾清運作業模式,這種模式存在的弊端就是車輛往返時間較長,容易導致垃圾桶爆桶、清運不及時以及垃圾桶點位地面污水橫流、孳生蚊蠅、垃圾散落等一系列問題。陳強介紹,在玉禾田公司剛剛對試點街道下發的2000份問卷調查中,8成市民支持這種“取件式”的收垃圾方式。
“撤垃圾桶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市民的健康生活。垃圾的轉運次數越多,暴露的時間越長,造成病媒生物防制的難度越大?!焙?谑协h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盡快取消主次干道兩旁的垃圾桶,改由電動車巡回收集的方式收運垃圾,對沿街店鋪、居民聚集區產生的垃圾,將全面推廣定時定點搖鈴上門收集模式,確保垃圾不落地,快收快運。
從??谑芯┨m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上門收集垃圾分為早、中、晚3個時間段,具體時間由各個片區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主次干道撤桶后,安排3噸壓縮車和4桶電瓶車定點定時收集沿街店鋪日產垃圾,自實施以來效果很好,受到廣大商鋪、居民的支持與好評。
西沙路上的萬家鮮店主說,對于這種上門收垃圾的方式非常歡迎?!耙郧敖诌厰[放了很多大型垃圾桶,一些餐館把剩菜剩飯往里邊倒,味道很大,也容易孳生蚊蠅,現在既干凈又方便。”
海口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街道要到轄區內各個街區走訪調查,摸清道路、商鋪、小區情況,了解市民的真實需求,從而決定上門收垃圾的時間和方式。讓環衛工作通過社會化管理、企業化運作、精細化服務,真正方便服務市民。
?
?
相關鏈接:
“記者巡街”第21站走進瓊山濱江街道城東社區六號網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