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海南陵水國家羽毛球隊訓練基地,林丹在訓練中。新華社發
國家隊舉重運動員在五指山奧林匹克體育訓練基地訓練。記者陳元才攝
2008年,北京奧運會沙灘排球場地上,鋪著來自海南東方市八所的沙子。記者張杰攝
海南憑借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四面環海的地理優勢,在中國軍團最近幾屆的奧運備戰中,發揮積極作用。中國沙排國手、帆船帆板健兒、舉重大力士都把海南當成了自己的福地和第二故鄉。在他們心中,奧運金牌也有海南的功勞。
中國沙灘排球隊三亞是我們的家
算上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這是中國沙灘排球隊第4次將奧運年的冬訓放在三亞。“三亞已經是我們沙排隊的家了,我們一年中在三亞住的時間比在自己家里還長。我早已適應了海南的陽光、海水和沙灘,反而每次回上海老家倒有些不習慣了。”國家沙排隊主教練繆志紅說。
2007年初,中國沙灘排球隊三亞訓練基地正式落戶三亞灣。其實,早在2006年,這個基地就建好了。當年國家沙灘排球隊為了備戰2006年多哈亞運會,首次在三亞基地進行了三個多月的訓練。
在球類項目中,中國沙灘排球隊起步較晚,但進步很快。1997年才組隊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的中國沙灘排球隊在隨后的近20年里,成為了世界沙排界的一支強隊。這其中,三亞訓練基地功不可沒。
中國拳擊隊鄒市明
奪金得益于在海南的訓練
在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上,中國拳擊隊的鄒市明獲得了兩枚金牌。
2011年,為了方便國家拳擊隊來瓊冬訓,省高級體校專門修建了一幢三層樓房供國家隊住宿。2012年初,國家拳擊隊主教練張傳良率包括北京奧運會冠軍鄒市明在內的20多名拳手抵瓊。張傳良說:“上一年,國家隊在海口的訓練效果頗佳,所以我們繼續來海口冬訓,備戰奧運會。”
對于鄒市明來說,2012年初海口冬訓的主要任務是恢復訓練。那段時間,鄒市明的右腳一直有傷,跟腱和腳踝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在海口冬訓期間,他訓練以外的所有時間都用來接受治療。
其實,2008年初鄒市明第一次來海南,那時距北京奧運會開賽還有半年。鄒市明說:“當時我的狀態很不好,在北京總找不到最佳感覺。有人出主意讓我到海南放松訓練。沒想到,在海南練了一陣子后,我的感覺又來了,訓練的成效大增。2008年奪金和賽前到海南調整訓練有很大關系。”
五指山舉重訓練基地
國家舉重隊的福地
五指山舉重基地是國內第二大舉重基地,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始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3屆奧運會,中國隊的大力士都在這里進行開賽前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冬訓。
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國家舉重隊在五指山做短暫的調整訓練后在雅典大獲豐收,讓五指山基地名聲大振。北京奧運會,中國舉重隊8個冠軍當中,除了龍清泉外,陳燮霞、劉春紅、曹磊、陳艷青、廖輝、張湘祥、陸永均在這里接受了調整性訓練。
2008年底,國家體育總局舉摔柔中心主任馬文廣說,五指山這個地方太神奇了,國家舉重隊能在雅典和北京連續兩屆奧運會奪金,五指山基地功不可沒,它簡直就是國家隊的福地。
2010年12月底,五指山基地重建工程破土動工,經過11個月的施工建設,五指山基地舉重館建成,是國內第二大舉重基地,新的訓練館占地面積258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218平方米。新館一樓專為舉重訓練設置,有56個高標準的舉重臺,可同時容納近200人訓練。二樓可以進行排球、籃球和羽毛球等多項訓練和比賽。訓練館的輔樓為運動員休息功能區,其中包括游泳池、冷熱水泡池和桑拿房,有助于運動員在大運動量的訓練后迅速恢復體能。
2012年初,國家隊在五指山進行了倫敦奧運會的備戰訓練。馬文廣說,中國舉重隊的大力士們都很喜歡五指山,五指山優越的生態環境、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獨特的氣候條件,使運動員在這里訓練恢復特別好,成績提高很好。
國家羽球隊
里約奧運從陵水出發
從2013年開始,國家羽毛球隊每年都在陵水訓練基地開展集訓。“陵水冬訓在國家隊每年集訓計劃中具有重要地位,每年新的征程從這里出發。”國家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說。
2016年初,國家羽毛球隊在陵水冬訓,備戰里約奧運會。李永波說,陵水這里有全中國最好的氣候、最健康的環境,有最支持羽毛球運動的領導和群眾,沒有理由不選擇這樣的地方來作為一個訓練基地,而且運動員也一定會在這樣的環境下達到冬訓的目的,尤其是在冬天。
三亞跳水基地
夢之隊的第二故鄉
24年前的巴塞羅那奧運會前,國家跳水隊為了適應巴塞羅那的氣候和室外跳水的感覺,來到三亞進行了三個月的賽前封閉訓練。這屆奧運會上,中國跳水隊奪得了3金一銀的好成績,從此開啟了在國際大賽上包攬金牌之旅。
上世紀90年代初,為了提高比賽的觀賞性,讓更多的人到現場觀看跳水賽,國際泳聯決定把跳水賽從室內移到室外。這時離巴塞羅那奧運會還有不到一年時間。經過多方考察,三亞的氣候和環境與巴塞羅那相似,國家體育總局和三亞市政府決定在大東海修建跳水基地。三個月的施工完成后,1992年4月,包括高敏、熊倪、譚良德、伏明霞和孫淑偉等選手在內的國家跳水隊來到三亞。
后來,“跳水女皇”高敏在奪冠后重回三亞時說,三亞是我們的第二故鄉。
三位奧運冠軍情系海口
在海南眾多冬訓基地中,位于海口西秀海灘海域的海口帆船帆板基地資格最老。奧運冠軍殷劍、李麗珊、徐莉佳都在這片海面上駕帆破浪。
四川姑娘殷劍獲得北京奧運會女子帆板尼爾級冠軍,這是中國隊首次在奧運會帆船帆板項目上奪金。殷劍在奪冠后坦言,金牌里有海口的一份功勞。
她說:“1994年,16歲的我第一次來海口冬訓。15年來我像候鳥一樣,每年冬天都來海口冬訓,一練就是3個月,我都快把海口當成我的第二故鄉了。”
中國香港隊的“風之后”李麗珊在奪得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冠軍前,也曾多次到海口帆船帆板基地冬訓。李麗珊的丈夫兼教練黃德森率隊來海口參賽時曾透露,海口帆船帆板基地是李麗珊的福地,李麗珊在這里經過強化訓練后,水平提高不少。
倫敦奧運會冠軍徐莉佳1997年隨隊到海口,這是她第一次接觸大海,當年她才10歲。那年是徐莉佳開始練OP級帆船后第一次見到大海,也是第一次在海南過春節。沒想到的是,她此后16年里的絕大部分春節都是在海南度過。
海南“奧運沙”一戰成名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沙”采自海南東方市八所鎮石英砂礦。這些產自海南,顆粒均勻、色澤柔和的石英砂,鋪裝在北京奧運會沙排項目比賽場館朝陽公園。
?
?
相關鏈接:
帕克:盼能拿一枚奧運獎牌 想以法國方式說再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